穿越西拉木伦大峡谷杂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越西拉木伦大峡谷杂记 西拉木伦,?达里诺尔湖,?乌兰布统,?克什克腾旗 确实是很久没有发日志了,以至于让人产生了那份不愿挥去的惰性,不过这两天打开久违的地理网,扑面而来的各色大图还是打动了我,又唤起了俺那些旅行路上的事儿。于是乎,两个月来,第一次把存储卡接上电脑,把硬盘撑的满满的,准备干活了! 继续和大家分享路上的精彩~ 今天的行程:从冀北与内蒙交界的乌兰布统乡,出发前往克什克腾旗的达里诺尔湖 意外的收获:西拉木伦河大峡谷 出发地点:乌兰布统乡 中点:西拉木伦河峡谷 终点:达里诺尔湖 记得中国国家地理曾经组织的活动中,是由多伦经正蓝旗前往达里诺尔的,为了节约时间,俺却选择了西行走经山线至克旗内蒙大通道前往(克旗当地人称为“经棚”,因此为经山线),事后证明这条捷径,虽然少走了一百多公里,但翻越大青山的路却并不能给我们节省多少时间。即使如此,依然还是要推荐这条道路,一条融汇了森林、草原、峡谷、沙地的景观大道! 线路图(沿途可经过 桦木沟、蛤蟆坝、天山草原、西拉木伦大峡谷、浑善达克沙地、达里诺尔湖) 下面就要出发了 出发前得检查? “出发啦!不要问那路在哪? 迎风向前 是唯一的方法。。。 。。。” 时间尚早,打搅了桦木沟里的马儿用早餐 受到邂逅白马的鼓励,决定探访下桦木林,终于在经过无数次的拖底以及发现一只野狍子后返回,结论是这里只有伐木工人的大号拖拉机可以通过~ 继续途径蛤蟆坝,这里的路修的正是如火如荼,考虑到俺也木有拖拉机,还是未敢贸然进入,于是开始大喷特喷修路的工人,目的是我觊觎他们的那辆橙黄色的“中国公路”老JEEP,最终老哥还是答应了,预约了下午他去沟里取菜的时候捎我进去~ 这个后面上图,应该说那是我做过的最烂的JEEP之一,后排座已经完全烂没了,挂档不用踩离合,全是靠胳膊上的力气活! 即将要离开乌兰布统,想了想印象最深刻还是那满地盛开的金莲花,天空不作美,大片的乌云打消了了我对“金莲映日”的遐想,不过还是有幸得到了当地人刚刚晾晒好的、今年最新鲜的金莲花~ 虽然这里的草原牧场遍地都在盛开这种金灿灿的花朵,但是想要把它晾晒的好可并非易事~ 和主人聊天得知,晾晒的要领在于自然,散开的花朵在晒得过程中不能碰、不能沾水,否则花瓣会迅速变黑发焦,加之每朵花又小又轻,牧场上的任何一缕夏风拂过都会有漫天花雨的效果。因此,最佳的晾晒环境,竟然是玻璃房子! 记得在去年的国家地理大讲堂一期为“拍摄身边的野花”的讲座中,演讲的老师一说起这金莲花强烈的祛火功效那是灰长的激动啊!的确,金莲花具有清热解毒,养肝明目,提神健胃的作用及功效,而且经过实践检验效果尚佳,至少有一个佐证,当地人天天吃手把肉、烤羊腿、大腰子,除了马奶酒外,少不了的就是这金莲花泡水了~ 个人推荐:金莲花+枸杞??清咽润喉,疏肝解热,提神醒脑,消食去腻,使人精神振作 闲话少叙,继续前行 过蛤蟆坝翻过山梁到达天上草原,从这里开始路上的长途车都会挂着牌子,其中重要的一站为“经棚” “经棚”这个名字起源于1760年,意指有云集的僧人搭棚诵经。今天指的是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驻地,也就是地图上标注克什克腾旗的地方,这里有两万多人口,三四条主要干道就构成了这个小镇子,但它却是连接内蒙大通道的重要一站。 就在距离“经棚”向南几十公里的地方我们看到了内蒙古的母亲河之一西拉木伦河,蒙语原意为“水流深陷处之河”,在古代被列为“中国六大川”之一。? 西拉木伦河流域是中国史前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距今约8000—4000年前的漫长岁月里,勤劳勇敢的红山初民,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出了比黄河、长江流域等远古文化领先一步的原始文明----红山文化。 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当时热河省省会——承德。随后来了一批所谓的日本考古工作团,叫满蒙考察团。有个叫滨田的,是当年东京大学校长。他们来的动机是: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想在内蒙古找出不属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凭据。结果在红山30多处遗址仅发现一些陶器残片和几件青铜器,都属于中国历史文物,结果是鬼子枉费心机。 这里让我想起了额尔古纳的根河湿地,非常的像~ 考虑到安全因素,限于拍摄角度,这里只能看到二三个弯,实际上远远不止,这里很适合航模飞机作业(这是我一直钻研的) 翻过此道山梁,西侧的高地是眺望峡谷最好的地点,阳光也不像先前那么的刺眼,可以看到有人将车子开到河谷下面,这里也是漂流的好地方~ 说话之间,一群奔羊来袭,至少几百只奔腾着冲下河谷...想想我们的先民们,在远古他们享有一片多么肥沃的土地! 我想这里最美的景色应该是在秋天,五色的河谷是多么的令人期待... 然而过了这里,就再没有多少色彩的对比,接下来的几十公里路程是浑善达克沙地,当你从塞罕坝的那种林海或是乌兰布统的那种草原出

文档评论(0)

xctt64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