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本意和引申义.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 (一)什么叫词的本义:所谓词的本义,是与该词的书写形式相应并有上古文献资料所能证明的最古的意义。我们所说的本义,是指造字时代的词义,而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最初义。象形字最能反映本义。 (二)掌握词的本义的意义 有助于深入领会由本义派生的各引申义,把握词义系统的全局,使纷繁的词义条理清晰。 (三)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1.分析字形,据形索义 借助于词的书写形式来探求词的本义。 2.验之以文献 根据字形分析出来的意义,必须有文献资料加以参证。 二、词的引申义 (一)什么叫词的引申义 所谓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 从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看,可以分为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两类。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再引申的意义。 (二)词义引申的类型 按外在形式分:1.链条式:引申从本义出发,沿着同一方向,在不同层次上连续地引申。 防:(1)以防(堤坝)止水。(《周礼·地官·稻人》) (2)防民之口,?甚于防(堵水)川。(《国语·周语上》) (3)若敕政责躬, 杜渐防(禁阻)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后汉书·丁鸿传》) (4)是以王者崇本退末,以礼义防(约束)民欲,实菽粟货财。(《盐铁论》) (5)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规范)表。(《荀子·儒效》) 防:堤坝—→堵水—→禁阻—→约束—→规范 2.辐射式引申:以本义为中心,在同一层面上向不同方向直接引申。 贱:(1)心忧炭贱(物价低)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2)威尊命贱(卑微)。(李华《吊古战场文》)(3)且相如素贱(地位低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左右以君贱(轻视)之也。(《战国策·齐策四》)(5)又迫贱(谦词)事。(司马迁《报任安书》) 贱:卑微、价格低、 低贱、轻视、谦词 “节”的本义是“竹节”。竹节有两个特点,一是截分,把事物截分为若干段;二是节制,这若干段的长短是有一定之规的。根据“截分”的特点,“节”可引申为木节、关节、季节、节拍等义。根据“节制”的特点,“节”可引申为节制、符节、气节、法度等义。例如: (1)不遇盘根错节,何以识利器乎?(《后汉书·虞诩传》)(木节)(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关节)(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季节)(4)贵在中节。(《盐铁论·相刺》)(节拍)(5)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节制)(6)杖汉节牧羊。(《汉书·苏武传》)(符节)(7)时穷节乃见。(文天祥《正气歌》)(气节)(8)礼不逾节。(《礼记·曲礼》)(法度) 上述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形表示: 竹节、木 节、法 度、关 节、气 节、季 节、符节、节 拍、节 制 3.综合式引申 很多情况下,词义引申是链条式和辐射式两种类型交织并存。按内在联系分: (1)时空引申 “处”,有“时”义,杜甫《述怀》诗:“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刘长卿《江州留别薛六柳八二员外》诗:“江海相逢少,东南别处长。”元稹《鄂州寓馆严涧宅》诗:“何时最是思君处,月落斜窗满寺钟。”柳永《雨霖铃》词:“方留恋处,兰舟催发。”诸“处”皆当作“时”节。“处”之为“时”,应是空间朝时间方向引申的结果。散文中也有例:《玄怪录》卷三:“每至春风动处,秋月明时,众乐声悲,征鸿韵咽。”《敦煌变文集·前汉刘家太子传》:“当此之时处,有东方朔在于殿前过见。”“时处”连文,处亦时也。 “当”,古有处所义。字写作党,《左传》哀公五年:“师乎,师乎!何党之乎?”杜注:党,所也。《礼记·玉藻》:“侍坐,则必退席,不退,则必引而去君之党。”孙希旦《集解》云:“党,所也。”《释名·释州国》“上党,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今湖南祁东方言谓处所曰“当”。“哪当”即“什么地方”,“好当”即“好地方”。女孩子到男方家相亲,名曰“看当”,即“看地方”。由此引申,“党’(当)有“时间”义。《公羊传》文公十三年:“‘郑伯会公于斐,还’者何?善辞也。何善尔?往党卫侯会公于沓,至,得与晋侯盟;反党郑伯会公于斐,故善之也。”何休注:“党,所也。所犹时也。”此文献训党为时之始,唯经过“所”这一中间环节而已。中古以降,有“何当”一词,即“何时”之意。“当”为“党”之音转。王右军帖:“虞生何当来。”鲍照《代升天行》:“何当与汝曹,啄腐共吞腥。”古绝句:“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杜甫《秦州杂诗》:“何当一茅屋,送老白云边”。《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语时。”陈师道《送内》诗:“关河万里道,子去何当归。” (2)性状引申 由事物、行为的性质、特点而引申出新的意义叫性状引申。例如:“踌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ggr02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