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方奇灵老师-辛亥革命(温永光)
* 辛亥革命 主讲人:方奇灵 高中历史 【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背景 概况 评价 必然性: 可能性: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 ①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 产阶级壮大 ② 思想基础: ③ 组织基础: ④ 军事斗争: ⑤ 有利时机: 第 13 课 辛 亥 革 命 启蒙思想的传播 三大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革命党起义(黄花岗起 义等) 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 昌防务空虚。 1. 爆发: 2. 高潮: 3. 结果: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元旦)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 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 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 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 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 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背景 概况 评价 第 13 课 辛 亥 革 命 ① 概况:时间、总统、首都、国旗、纪元、 性质 ②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性 质、意义) 1. 爆发: 2. 高潮: 3. 结果: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元旦) ① 概况:时间、总统、首都、国旗、纪元、 性质 ②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性 质、意义) 背景 评价 第 13 课 辛 亥 革 命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① 条件: 反革命势力超过革命势力(清政府、 列强、袁世凯、立宪派和旧官僚) ② 过程: 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 民国临时大总统 概况 材料一: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 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 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 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二: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 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 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 学倡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 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材料三: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 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道路打开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 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未改变旧中 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 门。 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 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 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 务,也就是完成了它应做的一切,它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 请同学们结合这四则材料对辛亥革命做一个评价。 背景 概况 评价 第 13 课 辛 亥 革 命 1. 性质: 2. 功绩: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政治上: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度; 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沉重打 击侵略势力。 经济上:推动了民资的发展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 新文化运动奠基;有利于中国教育改 革和习俗进步 背景 概况 评价 第 13 课 辛 亥 革 命 3. 败因: 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 阶级局限性(主观原因):资产阶级软弱性 和妥协性(① 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纲领 ② 没发动群众。) 时代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 大(列强、清政府、立宪派和旧官僚) 4. 教训: 在半殖半封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 和国道路行不通 1.(07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