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与课件.pptVIP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与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与政策 《生物技术法律法规》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概述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四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和实践 生物多样性概述 生物多样性:指存在于生物体间的差异性,这些生物体可源自陆地、海洋、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和由其构成的生态综合体等所有来源。 种类: 种内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种间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质基础:千差万别的DNA序列、基因、染色体和基因组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界繁衍的基础,也是其物种进化的动力。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产品和服务。 生物多样性在减少! 最为明显的表现: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热带雨林、其他森林、珊瑚海和湿地正在急剧恶化。 自1850年至今,人类活动已使75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灭绝,并使80种鱼、190种两栖动物或爬行动物、297种哺乳动物和359种鸟类濒临灭绝。 约十分之一(大约25000种)被子植物处于濒危状态。 现在物种灭绝的速率是自然速率的50-100倍并且还有可能大幅度增长。 旅鸽 欧洲野马 云豹 直接降低生物生产力,降低生态系统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 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并可能引发链条反应,降低生物圈对抗各种自然或人为灾难的能力,也因而可能影响人类文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对植物资源等的过度使用或破坏直接摧毁生物多样性存在的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的片段化或岛屿化)。 对动物资源的过度狩猎直接导致动物数目减少甚至灭绝。 外来物种入侵。 “灾祸四重奏” 热带雨林 湿地 二氧化碳(CO2)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 0.028% - 0.035%(1996年) 二氧化硫( SO2 )和一氧化氮(NO)的大量排放造成酸雨增加。 臭氧层变薄带来生物界生存环境的改变。 温室效应 酸雨 现代农业带来作物多样性降低。 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操作和相关的产业化可能带来生物安全问题,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类社会的工业化经济模式的推广。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制止破坏森林、草原、湿地、湖泊、海洋和珊瑚礁等富含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禁止捕杀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的野生动物; 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等工业废气排放,降低温室效应,减少酸雨形成; 减少甚至杜绝使用氟里昂等化合物,防止臭氧层继续变薄; 在重视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同时,积极倡导和鼓励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尽可能保护生物多样性; 重视和防范转基因的生物安全问题; 倡导节约型经济、环保型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模式,防止对资源的过度消耗。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国际湿地公约》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世界遗产公约》 国际湿地公约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又称《拉姆萨湿地公约》或《拉姆萨公约》 1971年2月2日伊朗签署,1975年12月21日生效,截止2006年8月25日,共有152个缔约国。 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数目为1611块,共占地约1.452亿公顷 我国与1992年1月3日加入该公约,同年7月31日该公约对我国生效。 湿地: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也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Art.1.1) 强调调节水分循环和维持湿地特有的动植物品种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基本生态功能。 缔约国对其湿地拥有专属主权权利,且不因被列入名录受妨碍( Art.2.3 )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1973年3月3日,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1975年7月1日生效,截止2006年8月29日,共有169个成员国。 我国于1981年1月8日加入该公约,1981年4月8日在我国生效。 宗旨:通过贸易控制来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确保他们的可持续利用不会因贸易而受影响 保护原则:在公约附录中列出需要保护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规定应对它们采取保护措施 3个附录: I,所有受到或可能受到贸易影响而又灭绝危险的物种 II,所有目前虽未濒临灭绝但如果不严格管理其贸易和防止不利于其生存的利用就可能变成有灭绝危险的物种,以及为有效控制其贸易而须加以管理的其他物种 III,任何一个成员国在其辖区内为防止或限制开发利用而需要其他成员国在贸易控制中予以合作的所有物种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1979年6月23日在德国波恩通过,又称《波恩公约》,98成员国。 目标:通过成员国共同合作,为处境最危险的陆地、海洋和天空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及其栖息地提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