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妊娠糖尿病筛查诊断及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妊娠糖尿病筛查诊断及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妊娠糖尿病(GDM)孕妇比正常孕妇发生畸形的概率高,且可能造成不育、流产、早产等,同时还会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进而对产妇和新生儿健康造成较大危害[1]。同时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会使孕妇体内出现胰岛素抵抗,影响胰岛β细胞的分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因此,临床制定有效筛查方案,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有效控制血糖,以进一步改善母婴预后。本文就妊娠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和临床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GDM的筛查
1.1GDM?Y查时间 孕妇初次产前检查时应进行GDM高危因素评估,存在高位因素的孕妇进行血糖筛查试验[2]。筛查结果为阴性孕妇,在孕24~28 w重复试验,结果仍然为阴性者,需要32 w进行再次筛查。无高危因素的孕妇,常规与24~28 w进行血糖筛查试验
1.2 GDM筛查对象 GDM高危因素包括:①年龄35岁的孕妇;②孕前指数≥28kg/m2;③直系亲属有糖尿病史;④孕前月经不规则或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⑤空腹尿糖2次检查均为阳性;⑥既往有不明原因流产、死胎,尤其是难产、畸胎、羊水过多史;⑦既往伴有中毒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⑧孕前有GDM史;⑨此次妊娠胎儿过大、羊水过多,并伴有子痫前期,且摄入营养过剩或不恰当;⑩有严重感染时,外阴瘙痒[3]
1.3筛查方法 GDM采用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筛查[4]。多数GDM孕妇无明显症状,且空腹血糖也正常,因此仅依靠空腹血糖检查容易漏诊。而OGTT多次抽血,孕妇耐受率低,且诊疗费用显著增加。所以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筛查是当前GDM的主要筛查手段
2妊娠糖尿病的诊断及分级
2.1诊断
2.1.1目前,世界各国对GDM的诊断标准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种[5]。①妊娠期2次或者2次以上空腹血糖(FPG)≥5.8 mmol/L(105 mg/dl)。②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1h血糖≥11.1 mmol/L(200 mg/dl),FPG)≥5.8 mmol/L(105 mg/dl)。③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中FPG≥7.0 mmol/L(126 mg/dl),或者75 gOGTT2h血糖≥11.1 mmol/L(200 mg/dl)。④ADA、NDDG、I-ADPSG标准中2项或者2项以上结果超过或达到诊断标准
2.1.2糖化血红蛋白(HbAlc) 是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其浓度可反应血糖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随着糖尿病病情越严重,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率越高,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越高。马秋[6]研究中指出,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筛选和诊断,糖尿病病前期患者HbAlc为5.5%~6.5%,可提前给妊娠糖尿病病风险孕妇实施糖尿病预防计划。故,临床HbAlc≥6.5%,HbAlc≥5.7%作为糖尿病筛查标准之一[7]。临床空腹血糖正常孕妇可将HbAlc作为筛查GDM指标之一,以提高GDM的诊断率,预防GDM的危害
2.2GDM分级 A1级:FPG 3.3.2口服降糖药
3.3.2.1胰岛素促泌剂 胰岛素促泌剂分为磺脲类及非磺脲类。前者类降糖药物由于含有磺脲基团,可使胰岛素β细胞膜上KATP通道关闭,促进胞外钙内流,增加胰岛素分泌。同时还具有类胰岛素作用,可改善组织胰岛素敏感性。而后者结构中不含磺脲基团,但其作用机制基本相同,起效时间更快、更短,低血糖发生率较低,无显著不良反应,但是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血糖水平,故临床不选用
3.3.2.2双胍类 是通过抑制肝糖产生、输出,已改善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使外周组织充分利用葡萄糖,实现降糖的作用。孕妇对二甲双胍依从良好,且胎儿严重低血糖发生率较低。临床大量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在血糖控制及母婴结局方面不差于胰岛素,且可有效控制孕妇的体重
3.3.2.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是在肠道发挥作用,通过竞争性抑制小肠上段α-葡萄糖苷酶,延缓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从而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水平,是吸纳后血糖趋于平稳上升。同时对总葡萄糖的吸收不产生影响,也不回影响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会法神低血糖。但是该药物在消化道不良反应大,限制了临床的广泛使用
3.4中医治疗 随着中医学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中医治疗GDM也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临床采用部分重要复方制剂,例如加味桃仁承气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促进肝细胞胰岛素的释放[13]。由此,中医治疗为临床GDM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4治疗目标
4.1血糖控制目标 教会患者自我检测血糖,特别是空腹、餐前、餐后1~2 h血糖,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空腹、餐前、或术前3.3~5.3 mmol/L,餐后1h≤7.8 mmol/L,或餐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