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婺州(金华)孔氏南宗文化内涵探析
婺州(金华)孔氏南宗文化内涵探析 (一)“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文化核心
孔氏裔孙秉承孔子儒学思想,尊师重教,耕读传家。他们继承发扬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敦厚、勤劳、善良、清廉、坚韧的优良品质,在勤耕不辍的同时,也不忘苦读诗书,报效祖国。家庙保存的旗杆石底座说明榉溪孔氏后裔考中举人或进士,可以在家庙前立旗杆石,以表前人重视人才,激励后辈认真学习,成才立业的良苦用心。论地理位置,榉溪不比衢州的通达,即便在今日,榉溪村也都还是一处偏僻的山村,婺州(金华)南宗迁入之时这里还人烟荒芜。就是在这样的山野之中,孔氏婺州(金华)南宗创办书院,培养后代,出过不少名士,不愧为圣人之后裔
孔子52代孙孔挺,建杏坛书院,任松阳县丞,著有《松阳诗稿》。54代孙孔思靖为东阳、永宁二乡巡检司都使。55代孙孔克英是元朝学者,任丹阳书院院长,自幼天资聪颖,好学上进,被人称为奇童。宋濂曾在金华山听其讲学,“缙绅方满座,而府君扬擢古今,陈义甚高者,盖忻然无倦色”。死后,宋濂为其作墓志铭。56代孙孔希仁是永康儒学教谕。“承父志(克英之子),往曲阜,谒孔庙,会宗亲,订谱图。”宋濂赋词送行,曲阜宗长赠诗返南,促进南宗北宗文化之交流,及同宗共祖之亲情。婺州(金华)南宗孔氏躬行耕读传家的传统,培育了无数涵养深厚的士人他们乐善好施,名声素著,对当地教化起到了积极作用。[1]现今的榉溪村的孔氏后裔皆尊祖训,,民风勤朴纯良,崇尚文化教育。虽身居深山,思想言谈举止皆开通练达,颇有儒家的儒雅风范。我国历史上的世家大族,往往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耕读传统的实践者和倡导者,[2]婺州(金华)南宗“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不仅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承,更是对自身家族文化的发展,由此推动了婺州(金华)南宗文化与当地文化的结合。这份文化无疑对婺州(金华)地区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对当地的文明教化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婺州(金华)南孔祭孔大典中的宗族文化
婺州(金华)南宗最为重要的宗族活动莫过于祭孔大典。祭孔,是民间为了尊崇与怀念先贤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祭孔大典是一场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庙堂祭祀乐舞典礼,包括了乐、舞、歌、礼四种形式。榉溪作为孔子第三圣地,如今每年都会在孔氏家庙举行盛大的祭孔大典,2011年,婺州(金华)南宗祭孔典礼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明清以来,婺州(金华)南宗的祭孔大典分为“各家墓祭”“合族庙祭”两部分,一般都在清明节举行。“各家墓祭”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合族庙祭”则是全族人集中举行的隆重、庄严的祭祖仪式。榉溪孔氏子孙都要在祭孔大典这一天出席,若有在外者也要尽量赶回,由榉溪村迁出的孔氏后裔也需派代表参加。主祭人一般为孔裔长孙,或推选德高望重的族长担任,参祭者有百余人或几百人,其他族人在场观祭,气氛十分隆重庄严
古时的祭孔属于三大国祭之一,另外两者为祭天与祭皇,曲阜北宗祭孔便是按照国祭的规格操办,衢州南宗这是官祭,婺州(金华)南宗一直沿袭的便是民祭,因此在与当地祭祖仪式的交融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文革时期,祭孔活动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被视为是封建活动,一度中断,上世纪80年代后才逐渐恢复。祭孔大典的前一天,参与祭祀的人员都要沐浴,然后准备牲口。等凌晨第一缕阳光照射的时候,便进行“接圣”,即将象征孔氏夫妇的牌位从村子里的燕山上接下。众所周知,北京也有燕山,婺州(金华)南宗的先祖将村中的山取名燕山正是表达了一份思念北方的心情
据笔者与村中主持祭孔大典的老人交谈,了解到目前婺州(金华)南宗祭孔大典的基本程序:
一、典礼开始(鸣炮、点烛、打九锣)
二、献礼(猪头、鸡、五谷、瓜果、由礼宾人员捧献)
三、主祭人:74代孙孔火春就位;陪祭人:76代孙孔令琴入场站立(奏乐)
四、上香:(礼宾人员递香一、二、三、支香入炉)助祭人上香
五、默哀(一分钟、全体肃立)
六、敬酒:一敬天、二敬地、三敬祖宗(礼宾敬酒后行三鞠躬)
七、祭拜:一跪三叩、二跪三叩、三跪三叩(奏乐、打九锣)
八、诵祭文
九、学生诵论语章句
十、乐舞(走马、拜斗、做佛戏等民间艺术)
十一、礼成(握手一一而别、乐队出庙鸣炮、打九锣)
正式典礼中的乐舞是整场大典最为重要的环节,由起乐、行六佾舞组成,同时融有磐安地区的风俗:走马、拜斗、做佛戏等民间艺术。曲阜北宗的祭典乐舞环节中为行八佾舞,因为婺州(金华)南宗历来进行民祭,所以等级要低一些,故行六佾舞。舞蹈将儒家文化表达得淋漓尽致,形象地阐述了“礼”的涵义,对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舞蹈中的许多动作都各有自己的涵义,如退步表示尊敬谦让,侧身表示尊卑长幼有序,都是对儒家思想核心“礼”的阐释
现今祭孔大典的基本内容是以宋代为基础的,然而由于时代的更迭,许多仪式也早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值班管理课程培训.pptx
- 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课后习题+期末试题.docx VIP
- 6-4正奇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1213日.pdf
- 算法设计与分析(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T IAC CAMRA 50-2024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2).pdf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教案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长江经济带港口发展研究(2011~).docx VIP
- 染色技术 8.1 涤纶结构特点和分散染料分类 8.1 涤纶结构特点、分散染料分类.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