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转炉冶炼工艺讲义2q.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炉冶炼工艺讲义2q

(三)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就是确定冷却剂加入数量和时间。 1、影响终点温度的因素 影响终点温度的因素很多,必须综合考虑,再确定冷却剂的加入数量(一般情况下,结合上炉的温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A、铁水成份(我们只考虑硅数,C、P比较稳定不考虑) B、铁水温度(铁水温度每升高10℃,终点温度提高6℃) C、铁水装入量 铁水装入量的变化,均使其物理热和化学热有所变化。 D、炉龄 开新炉前几十炉,终点温度受一定影响,应比正常放钢温度偏高些。 E、终点碳含量 碳是转炉炼钢重要的热元素,根据经验,终点碳在0.20%—0.10%之间,每降低0.01%,升温2.5℃;含碳在0.08%以下时,提温主要靠氧化铁升温。 F、炉与炉的间隔时间 间隔时间在10min以内,可不调整冷却剂用量,超10min适当减少冷却剂用量,补炉时根据补炉料用量来考虑。 G、枪位 采用低枪位操作,炉内化学反应加快,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增加,热损失相应减少(在化渣正常,不“返干”,不喷溅的情况下)。 H、喷溅 喷溅会增加热损失,因此,对喷溅严重的炉次,要注意温度的控制。 I、石灰用量 石灰的冷却效应与废钢相近,因此,在铁水Si、P无变化时,要增加石灰用量,要相应减少冷却剂的用量。 2、各种冷却剂的冷却效应 在一定条件下,加入1kg冷却剂所消耗的热量,就是冷却剂的冷却效应。 应清楚掌握常用冷却剂的冷却效应换算值(表): 3、确定冷却剂用量的经验数据(表)。 4、吹炼过程温度控制 目前我公司铁水条件还不错铁水成份(Si、P、S)都不算太高,因此,吹炼过程的温度控制原则是:均匀升温,根据终点温度的要求,确定冷却剂的加入总量。 提示:尽量避免在拉碳前或放钢时加入烧结矿,特别是大批量的加入(因烧结矿含有大量氧气、水分)。 思考题:1、吹炼过程中怎样控制和调整熔池温度? 2、影响终点温度的因素有哪些? 五、终点控制 终点控制主要是指终点温度和成份的控制。 (一)终点的标志 转炉兑入铁水后,通过供氧、造渣操作,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钢水达到了所炼钢种成份和温度要求的时刻,我们称之为“终点”。 具体标志:(1)钢中碳含量达到所炼钢种的控制范围;(2)钢中P、S含量低于规格下限以下的一定范围;(3)出钢温度能保证顺利进行精炼、浇注。 因此,终点控制不当,会造成一系列的危害,例如:拉碳偏高或偏低、温度偏高或偏低、炉渣状况差等。 (二)终点控制方法 终点碳控制的方法有三种:一次拉碳法、高拉补吹法和增碳法(现在我厂基本上是采用一次拉碳法或者叫一次补吹法)。 1、一次拉碳法 对终点控制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碳和温度必须同时达到目标。 优点: ①节奏快,提高转炉产能; ②Tfe含量低,钢水收得率高,对炉衬侵蚀小; ③氧耗量减少; ④余锰高,合金消耗少; ⑤提高钢水的质量。 2、高拉补吹法 高拉补吹法一般用于中、高碳钢或对P、S要求较低的钢种。这种方法因拉碳时碳含量较高(0.20%以上),对终点火焰的判断不准确,有时导致多次补吹。 缺点: ①冶炼周期长; ②金属损失大; ③对炉衬的冲刷较大。 3、增碳法 这种方法对终点控制比较容易,碳低火焰容易判断,终渣流动性好,有利于P的去除。 (三)人工判断法 目前,我厂仍然是凭经验操作,人工判断终点。 1、碳的判断 A、看火焰(碳氧化燃烧,形成火焰) 炉口火焰的颜色、高度、形状,是熔池温度及单位时间内CO排出量的标志,是脱碳速度的标志。 在吹炼前期熔池温度较低,C—O反应的少,炉口火焰短,颜色呈暗红色;中期生成大量CO,火焰白亮有力,长度增加;后期由于脱碳速度明显减慢,含碳降至0.20%以下后,炉口火焰收缩、发软、打晃,看起来火焰也稀薄。 生产中影响火焰判断的因素: ①温度,T高,C—O反应速度冲,火焰明亮有力,防止拉C偏低;T低,C—O反应缓慢,火焰收缩,无力,防止拉C偏高。 ②炉龄(炉口),炉役前期炉膛小,氧气流股对熔池的搅拌力强,因炉口小时,火焰显得有力,要防止拉碳偏低。 ③枪位和氧压 ④炉渣情况,炉渣化的好,气体排出有阻力,火焰发软;炉渣差,或者结砣,气体阻力小,火焰有力。 ⑤炉口渣结严重(炉口小)火焰显得冲,要防止拉碳偏低;反之偏高。 ⑥氧枪情况,氧枪喷嘴吃损严重,要防止拉碳偏低。 提示:在判断火焰时,要综合考虑,才能准确判断终点碳含量。 B、取样(看碳膜、碳花、结模) ①看碳膜(终点C>0.12%时才能看到)拨开渣子后,立即观察,碳膜覆盖面、厚度、呈现时间。覆盖面大、膜厚、呈现时间>5秒,终点C较高,>0.18%;终点C0.15%时,覆盖面小、膜薄、飘浮时间5秒。 ②

文档评论(0)

lifuping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