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轮对的管理
第二章 轮对 2. 轮对的基本要求 应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在容许的最高速度和最大载荷下安全运行; 应在强度足够和保证一定使用寿命的前提下,使其重量最小,并具有一定弹性,以减小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应具备阻力小和耐磨性好的优点,这样可以只需要较少的牵引动力并能提高使用寿命; 应能适应车辆直线运行,同时又能顺利通过曲线,还应具备必要的抵抗脱轨的安全性。 车轮按结构可分为轮箍轮和整体轮两大类。轮箍轮是将轮箍用热套装法装在轮心上,镶入扣环而成。扣环可在轮箍和轮心配合松弛时防止轮箍脱出,起安全止挡作用。整体轮是将轮箍与轮心上的轮辋合成一个整体。此外,有些国家还采用在轮辋与辐板之间加入弹性元件的车轮。这种车轮称为弹性车轮,通常只在地铁车辆上使用。 为了及时发现轮对的内部缺陷,防止事故的发生,在检修时应对车轴各部位用探伤仪进行检查 第三节 轮对的分类与标记 (一)轮对的分类 轮对的类型与名称根据车轴类型和车轮类型确定,一般与车轴型号一致。 三、轮对的分类与标记 (二)轮对标记 制造年月 车轮型号 制造厂代号 熔炼炉罐号 1.车轮标记 制造标记 轮对组装标记 特殊标记 2.车轴标记 第四节 轮对的组装 (一)轮对组装的一般要求 组装成轮对的两个车轮必须是同型号、同材质的车轮; 组装表面必须清洁,不应有任何损伤; 压装过盈量的范围在轮彀孔直径的0.8‰~1.5 ‰之间; 禁止用压力法移动车轮在轴上的位置; 同一轮对上,车轮内侧面三处轮对内侧距的差值不得超过1mm; 在同一轮对上的轮位差不超过3mm ( 2mm); 同一轮对上两个车轮的直径差不超过1mm。 四、轮对的组装 (二)轮对组装 压力机压入法; 轮彀孔与轮座接触部分用纯净的植物油润滑; 压入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过盈量 压力曲线成为衡量轮对压装质量的重要标志 四、轮对的组装 (三)轮对检验 压力曲线检验 电阻检验 V 120km/h的客车轮对应进行动平衡试验 第五节 轮对内侧距离与轨道的关系 1.保证轮缘与钢轨之间有一定游间,以减少轮缘与钢轨的磨耗,并实现轮对的自动调中作用,并且,避免对轮对两侧车轮直径的允许公差要求过高,避免轮轨之间的过分滑动及偏磨现象。 对于标准轨距线路,无论在直线上或曲线上的其最小轨距为1433 mm,而轮对最大内侧距离为1359mm。钢轮轮缘最大厚度为32 mm,轮缘与钢轨之间最小游间e可由下式求得: e=1433-(1359+32×2)=10 mm 由上式可知,每侧轮缘与钢轨之间的平均最小游间为5 mm,故能保证正常状态下轮缘与钢轨不致发生严重磨耗。但从车辆运行品质角度考虑,则要求有尽可能小的游间,以限制轮对蛇行运动的振幅。 第五节 轮对内侧距离与轨道的关系 2.安全通过曲线。《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最小曲线半径区段的最大轨距为1456 mm,而车辆标准型轮对的最小内侧距离为1350 mm,轮缘厚度最薄为22mm,轮辋厚为130 mm(旧型车轮)。假定一侧轮缘紧贴钢轨,则另一侧车轮踏面的安全搭载量e1可由下式求得:e1=1350+22+130-1456=46 mm 如果考虑到运用中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 (1) 钢轨头部圆弧半径最大为13 mm; (2) 钢轨负载后造成的弹性外挤开为8 mm; (3) 车轮踏面外侧圆弧半径为6 mm; (4) 轮对负载后内侧距离减小量为2 mm。 按最不利的条件累计后,则车轮踏面安全搭载量e1为: e1=46-13-8-6-2=17mm 五、轮对内侧距离与轨道的关系 3.安全通过辙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轮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小于1391 mm,而辙叉翼轨作用面至护轮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大于1348 mm。为此要求: (1) 轮对最大内侧距离加上一个轮缘厚度应小于或等于1391 mm,如大于1391 mm,车轮将骑入辙叉的另一侧,导致脱轨; (2) 轮对最小内侧距离应大于1348 mm,否则,轮缘内侧面将被护轮轨挤压,不能安全通过道岔。 五、轮对内侧距离与轨道的关系 六、轮对的损伤 (一)车轴的损伤 包括车轴裂纹、车轴磨伤、车轴弯曲等 1.车轴裂纹 分为横裂纹(与车轴中心线大于45°)和纵裂纹(与车轴中心线小于45°) ; 横裂纹扩展会引起断轴事故。(车轴的横向裂纹使车轴的有效面积减小) 危害:引起车辆脱轨、颠覆或燃轴 1.车轴裂纹 原因: 1、热切 滚动轴承轴箱由于滚子破碎、保持架脱落等故障,引起轴箱激热,产生高温 2、疲劳断裂(冷切) 一般发生在使用后12年左右。 六、轮对的损伤 六、轮对的损伤 (一)车轴的损伤 2.车轴的磨伤 轴颈及防尘板座上的划痕、凹痕、擦伤、锈蚀、磨伤等; 轴身的磨伤。由于制动拉杆、杠杆组装不良而与车轴接触造成磨伤。磨伤处易引起应力集中,造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