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审制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陪审制研究论文

除绪论外,本博士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陪审制的产生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 传播”。该章从历史溯源的角度对陪审制在英国的起源及基本雏形、陪审制在英属殖 民地的传播与发展以及陪审制在欧洲大陆的传播发展进行了比较详尽和深入地研究. L 其中,笔者对陪审制的起源之争、陪审制在各殖民地出现不同发展趋势的原因以及法 国移植陪审制是否失败等重要问题有较为独特和新颖的观点。第二章至第四章则分别 从价值、制度和技术等三个层面对陪审制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其中,第二章为“陪 审制的正当依据”.笔者认为,陪审制的正当依据主要有四:即人民主权的载体、自 由的守护神、达致司法真实的有效机制以及社会与司法的桥梁.笔者在该章中还对 “陪审制是否为人民主权载体”的观点争论、陪审团“过分宽容”的争论以及“司法 真实”与“司法资源有限性”之间的博弈等重要问题提供了较为深刻的解释.第三章 为“陪审制的制度障碍一.笔者认为陪审制的主轴思想并非源自纯粹的司法理念(1es id6esjuridiques ●l 理念存在内在的冲突(conflitsinternes)或潜在的冲突(conflitspotentiels), 并因而可能破坏诉讼程序的内在逻辑(109iqueinterne)以及陪审制度的理论根基 (fondement du th60rique).笔者将这种现象统称为陪审制的制度障碍(blocagesyst em).在该章中,笔者主要分析了陪审制与上诉制度的冲突以及陪审制与判决理由制 度的冲突,并在这一基础上对各国所建构的制度协调模式进行了介绍、比较和评介. 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看,该章的内容极具新颖性,几乎未有学者谈及.第四章为“碚 审制的技术设计”。在该章中,笔者对传统的陪审制国家如英国和美国、传统的参审 制国家如法国和德国以及近期引入陪审制的俄罗斯和诬班牙等各具特色的平民参与 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比较法考察。笔者还据此对陪审制和参审制进行了相当独到的 比较。除此之外,笔者还对一些具有陪审制若干技术特征、但并不属于真正民主陪审 制的“特殊形式陪审制”(包括技术陪审制和特别陪审制)进行了较为简略的评价和 研究,以澄清国内学界的一些错误理解。第五章为“陪审制的重构与中国刑事诉讼的 改革”。在该章中,笔者对中国人民陪审制的立法现状和理论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指出了人民陪审制存在和改革的必要性,并详尽地介绍了陪审制改革所可能遭遇的障 碍。在这一基础之上,笔者提供了两种可供实践检验的陪审制和参审制蓝本,希冀通 过陪审制的改革催化中国刑事诉讼的现代化进程. 2 “陪审制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课题”,但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却并未因此而获得深刻 地阐释。诫如Jurion教授所言,“我们在谈及陪审制时往往将它当成无须证明的真理, 仿佛是一种宪政抑或社会的教条’一.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l与勉,“我努力使那些 仅仅因其一目了然而不为人所见的东西为人们看见”,而笔者这篇论文的贡献或许是 “使那些因一目了然而不为人所理解的东西为人们所理解”. ‘William Roumier.L’avenirdujurycrisinel,LGOJ,2003,p.1. 4 Jwion,Del’etablissementdu dens le 6 jury Grand-Duch6,discoersprononc61’鲫diencederentr tedu2 octobre18626laCour de du sup6rieurejustice Luxelbourf。p.1. ’MichelFouceult,。Theof FoucauIt ArcheologyKnowledge”,in

文档评论(0)

zyzsa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