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园林的审美要素及欣赏方式杜婕摘要:中外古代园林,各有不同发展道路和艺术风格。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园林基于人对自然与生活和理解,采用概括的抒情写意的表达方式,似一幅立体的山水画。画中的山水,来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本文从中国古代园林组成要素和构景手段以及欣赏角度来分析中国古代园林的构建特征与寓意,以北方地区皇家园林—颐和园以及南方地区的苏州园林为实例,各自从建筑,叠石,各种造景艺术,自然美观来探讨中国古代园林的审美要素,阐述了其美学意境。关键词:中国古代园林 造景要素实例 阐述 美学意境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而对古代园林的研究是具有个性化的,从不同的目的,角度,方法切入,形成各种不同的观念和看法。总之,园林之美非常丰富,每座园林从一个个的具体构件或要素,到它们之间的组合,到园林的整体,都是很有价值的旅游审美对象,值得观赏玩味。但只有把握了其审美特征,才能体会到其妙趣。首先,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一为筑山。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各朝代进行延续,到了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明)计成在《园冶》的“摄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而到了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清)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消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二为理池。无水不活,在园林各要素中,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为有了水的灵动,以此衬托自然静态的山石,水中游鱼,池中倒影。古代园林理水有三法:“掩”,“隔”与“破“。在参观苏州的留园时观察到留园中部庭院,集中用水,但水池偏于一侧,从而留出较大地面堆由叠石,并于其上广种各类植物各种乔木,灌木,以造成山林野趣,与水池相对比衬托,极富自然情趣。“掩”是用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例如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隔”是采用堤横断于水面,或者隔水净廊可渡,又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以此来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破”是在水面很小时,采用乱石为岸,犬牙交齿,并在周围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三为植物,水景离开花木就会缺失美感,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例如兰花显清幽,牡丹象征荣华富贵,莲花即是洁净无瑕等等。如果建筑物与古树名木矛盾时,宁可挪动建筑以保住大树。计成在《园冶》中说:“多年树木,碍箭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研数桠不妨封顶。”构建房屋容易,百年成树艰难。 四为动物,五为建筑,建筑中又可细分为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航、亭、廊、桥、墙等。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这是与西方园林建筑很不相同之处。在众多园林中,这些要素相互融合,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美感体验,譬如南方一些拥有细腻精美景致的园林,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等,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在中国古代园林中,亭台轩榭构筑了中国园林美学的民族性:就亭台轩榭这些建筑物本身而言,它们的形状、结构、色彩、装饰等不仅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性,烙有中国民族文化的印迹,而且也构筑了中国园林美学的民族性。就其布局来说,叶圣陶在《苏州园林》里曾说到“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是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这种“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对称建筑是中国建筑美学的特性。而“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种“不讲究对称的”,追求自然之趣的建筑是“美术画”,它同样是中国建筑美学的特性。对称的、非对称的是中国建筑美学的多样性的体现。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既体现了中国园林的特性,也体现了中国园林美学的民族性。关于古代园林的欣赏方式多种多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13∕T 5769-2023 钢丝编织隔离栅应用技术导则.pdf VIP
- 和美乡村建设工程监理细则.docx VIP
- 和美乡村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总结.docx VIP
- 生命体征生命体征测量.ppt VIP
- 2024年9月2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pdf
- (正式版)D-L∕T 448-2016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ocx VIP
- 第二章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ppt VIP
- 顺河场镇中心学校食堂环境卫生方案.doc VIP
- 【国家标准】GBT 20828-2015 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