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的发展阶段
(1) 划分的依据:中国社会的演变过程为依据(2) 阶段划分:中国法制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A.奴隶制发展时期 B.封建社会发展时期 C.半封建半殖民地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发展时期
思考题
1. 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 学习中国法制史有何现实意义?第一章 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律制度(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前11世纪)
学习要求:1、掌握中国法的起源。
2、了解夏、商两朝法制的基本情况。
一、中国法的起源 二、夏商的立法指导思想 三、夏商的立法概况 四、夏商法律的基本内容 五、夏商的司法制度
一、中国法的起源
1、中国国家与法起源于夏朝的依据:夏朝有了地域上的划分和居
民,如将国家划分为九州等;夏朝有公共权力机关设立,如作为行政机
关的六卿、九牧,作为司法机关的士等。
2、中国法的起源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血缘婚姻因素的影
响;主要通过刑始于兵和礼源于祭祀两条基本途径完成,始终贯穿着礼
刑并用原则。
法的起源与战争的关系特别密切:《汉书·刑法志》记载:“大刑用
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原始的礼
由习惯演化成习惯法。
二、夏商的立法指导思想
奉天罚罪的法制观。
三、夏商的立法概况
1、《禹刑》
夏朝法律的总称。《左传·昭公六年》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以禹为名表示对夏族杰出祖先和开国之君的崇敬,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法。
2、《汤刑》
商朝法律的总称。《左传·昭公六年》说:“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以汤为名也是表示对开国之君汤的崇敬。
四、夏商法律的基本内容
(一)刑事法制
1、定罪量刑的原则
(1)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2)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3)殷罚有伦,义刑义杀
2、刑罚
(1)奴隶制五刑:墨、劓、膑、宫、大辟
(2)法外酷刑:炮烙、醢、脯、剖心、劓殄、孥戮等。
3、罪名
(1)不孝罪 (2)不从王命罪 (3)昏、墨、贼 (4)乱政、疑众 (5)巫、淫、乱
四、夏商法律的基本内容(二)
(二)民事法制
1、土地归王为代表的奴隶主国家所有。
2、婚姻明确“一夫一妻”制,王及贵族在一夫一妻制下大量纳妾。
3、继承制度,商朝前期实行“兄终弟及”制,后期被“嫡长子”继承制取代。
(三)行政法制
1、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商朝实行内服、外服制度。
五、夏商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官
1、夏商时期的司法官为“司寇”、“大理”、“士”或“理”等。
2、商朝时期,司法活动的参与者,除商王、贵族外,还有卜者。
(二)诉讼审判制度
天罚、神判。
(三)监狱制度
1、夏朝的监狱:圜土、夏台。 2、商朝的监狱:羑里。
思考题
1. 简述中国法起源的特点。2. 何谓《禹刑》、《汤刑》3. 夏商时期的刑法原则主要有哪些?
4.何谓奴隶制五刑?5. 简述夏商法制中的神权法思想。
第二章 西周法律制度(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
学习要求:掌握西周法制的指导思想、礼与刑的关系、法律内容、司法制度等一些重要问题。
一、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 二、西周的立法概况 三、西周法制的主要内容 四、西周的司法制度
一、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
(一)敬天保民 天命可转移→天命转移给有“德”者→敬天落实到保民 (二)明德慎罚
“德” 运用于法制便是“明德慎罚”。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所谓慎罚,就是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慎罚是明德的具体落实,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区别情况定罪量刑的刑法适用原则。
二、西周的立法概况
(一)立法概况
1、周礼 “礼”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
“亲亲”即亲其所亲,亲爱自己的亲属,核心是“孝”;
“尊尊“即尊其所尊,尊敬自己的尊长,核心是“忠”。
“礼”的基本内容(形式)――五礼
2、九刑
1)《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2)九刑有两种含意 3、吕刑(又称为“甫刑”)
(1)制定背景
(2)主要内容:①规定刑罚的种类及适用刑罚的原则;②赎刑是其核心内容;③其刑罚原则是“明德慎罚”。
4、“礼”与“刑”的关系
(1)作用上:礼防患于未然,刑禁于已然。(2)地位上:礼主刑辅。
(3)适用对象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二)主要法律形式:誓、命、诰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