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酸雨的危害及治措施
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摘要:酸雨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环境公害之一,酸雨污染造成的危害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控制酸雨和全球酸化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本文对酸雨形成及危害进行分析,旨在寻求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酸雨 危害 防治措施
1引言
近代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锅炉烧煤,产生蒸汽,推动机器;而后火力电厂星罗棋布,燃煤数量日益猛增。遗憾地是,煤含杂质硫,约百分之一,在燃烧中将排放酸性气体SO2;燃烧产生的高温还能促使助燃的空气发生部分化学变化,氧气与氮气化合,也排放酸性气体NOX。它们在高空中为雨雪冲刷,溶解,雨就成为了酸雨;这些酸性气体成为雨水中杂质硫酸根、硝酸根和铵离子。1872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伦敦市雨水成份,发现它呈酸性,且农村雨水中含碳酸铵,酸性不大;郊区雨水含硫酸铵,略呈酸性;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呈酸性。于是史密斯最先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酸雨”这一专有名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迅速增长,相应向大气环境排放的酸性物质大幅增加,中国长江以南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1]
2酸雨的形成
大气中的酸性化学物质溶于雨水中,雨就会变成酸性。造成雨水酸化的污染物很多,其污染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自然物质,二为人为物质。前者,如火山喷发出大量的硫化物、动植物分解产生有机酸二甲基硫及氮化物等,由于是弱酸性,所以对生态环境构不成太大的威胁;后者为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等产生大量的SO2及氮氧化物,被空气中的O2氧化后,再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硫酸和硝酸等强酸性物质,使得雨水的pH值降低,最后降落到地面形成所谓的“酸雨”。[2]其化学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1)酸雨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含有硫的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O2=点燃=SO2
二氧化硫和水作用生成HYPERLINK /view/418435.htm亚硫酸SO2+H2O=H2SO3
亚硫酸在空气中可氧化成硫酸2H2SO3+O2→2H2SO4
(2)HYPERLINK /view/139082.htm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雷雨闪电时,大气中常有少量的二氧化氮产生。
闪电时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N2+O2=放电=2NO
一氧化氮结构上不稳定,空气中氧化成二氧化氮2NO+O2=2NO2
二氧化氮和水作用生成HYPERLINK /view/48841.htm硝酸3NO2+H2O=2HNO3+NO
(3)此外还有其他酸性气体溶于水导致酸雨,例如HYPERLINK /view/139459.htm氟化氢,HYPERLINK /view/206649.htm氟气,HYPERLINK /view/97558.htm氯气,硫化氢等其他HYPERLINK /view/3847538.htm酸性气体。
3酸雨的危害
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
3.1酸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酸雨对人类健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首先酸雨中含有多种致癌因素,能破坏人体皮肤、黏膜和肺部组织,诱发哮喘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和癌症,降低儿童免疫力。其次,酸雨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间接影响,在酸沉降作用下土壤和饮用水水源被污染;其中一些重金属会在鱼类体中富集,人类因食用而受害。据统计,欧洲一些国家每年因酸雨导致老人和儿童死亡的病例达千余人。美国国会调查表明美国和加拿大在1990年一年约有5200人因遭受酸雨污染而死亡。1981年瑞典马克郡有一家3名孩子为绿头发,原因是酸雨使其饮用井水酸化,井水腐蚀了铜质的水管,洗涤过的头发被溶出的铜化合物所染绿。在墨西哥pH为3.4~4.9的酸雨并不罕见。该国卫生部调查表明,墨西哥的呼吸器官疾病死亡率为世界最高。[3]
3.2酸雨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酸雨对土壤有直接的影响。酸雨下降时直接影响植物的叶片,同时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因被酸雨溶解,造成矿物质和土壤中的养分大量流失。酸雨使土壤酸化,肥力降低,有毒物质更毒害作物根系,杀死根毛,导致植物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而枯萎、死亡,并非所有的二氧化硫都会转变成硫酸,有相当一部分会漂浮在大气中,当最后降落到地面时,会阻凝叶子的气孔进行光合作用,影响植物正常发育。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作物减产。在土壤中生长着许多的细菌,这些生物对植物的生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在黑土里生长着细菌。土壤被酸雨侵蚀,土壤中的大多数细菌都将无法存活。酸雨还破坏了农业系统的生态平衡。经调查发现,我国南方7省的大豆因酸雨受灾害面积达158.7万hm,减产20万t,减产幅度约6%,每年经济损失1400万元。
3.3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
酸雨还能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