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照得夕阳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心照得夕阳红 人们习惯将老人喻作夕阳,而本文要赞美的正是一位用赤诚丹心映红夕阳的人——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敬老院院长吴兆良。他没有辉煌的经历,也没有惊天的壮举,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共产党员,一个普通平凡的农村基层干部。他用儿子般的温情、保姆式的服务,精心守护着每一位无依无靠的老人,送他们走好人生的最后一程。 不辱使命,负重奋进,破落庭院变庄园 高个子,黑皮肤,国字脸,这是现年56岁的吴兆良给人们的第一印象。2004年4月,原泉田乡敬老院并入湘东镇敬老院,50岁出头的吴兆良根据组织安排,走上了湘东镇敬老院院长的岗位。 初到敬老院,吴兆良的心里就打了个寒颤:院里杂草丛生,房屋年久失修,门口荒山荒岭,几亩菜地和两口水塘全部租给了老俵,条件简陋不说,住在院里的老人大多生活不能自理也罢,更令人为难的是他们当中还有不少眼花的、耳聋的、双目失明的、身患重病以及脾气古怪的。当吴兆良走到他们身边时,不少人的眼光里充满了疑惑:吴院长能在这里呆得长吗?面对现状,他沉默了,深感肩头担子无比沉重,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旧貌,使湘东镇敬老院重焕生机。 吴兆良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改善院里的条件,他四处奔走,积极主动到上级民政、税务等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镇民政办的扶持下,敬老院搞起了庭院经济,修砌了1400多米的围墙,把猪舍进行了改造,将租给老俵的菜地和水塘全部收回。吴兆良又带领几位生活能自理又有点劳动能力的老人,在菜地种上了菜、瓜、果等,水塘养了鱼。同时,从长沙买来6头母猪,加上原有的4头,自繁自养一年出栏生猪200余头,使敬老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说起敬老院老人的吃饭问题,住在敬老院门口不远的大江村村民赖芳明动情的说:“以前我们这里村民家里办酒席,敬老院经常有老人来讨饭吃,现在好了,他们每餐都有鱼有肉的,比我们吃得好多了”。“通过劳动生产,既解决了敬老院的资金问题,又让老人们吃上了纯天然的食物,屋前屋后都是绿地,环境好、空气好,老人们可以到田间地头散步健身,对健康很有帮助。”吴兆良指着蓊蓊郁郁的果园、菜地骄傲地说。 2005年,在上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下,湘东镇敬老院筹资300多万元,新建了一栋全市一流的老年福利服务性综合大楼。为了让老人们早日住上干净的大楼,吴兆良起早摸黑,整天在工地上奔波忙绿,妻子见他人都瘦了,不止一次地劝他要注意身体,可他全然不顾。一年之内,敬老院旧貌换新颜,老人们住上了两人一间的宾馆式房间,室内阳光充足,窗明几净,睡的是席梦思床,每人还有自己的衣橱、靠背椅、暖瓶、茶具等日用品,院内还建起了浴室、电视室、康复室、活动室、门球场、食堂等场所。老人们个个喜气洋洋、笑逐颜开。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人间处处见真情 作为一院之长,吴兆良从来不把自己当作老年人的领导,而始终以一名公共的服务员出现在众多老人面前。走进敬老院,随时都可以听到他悉心照料老人的故事。 今年过世的花甲老人钟帮高,去世前全身瘫痪,生活无法自理。敬老院的其他工作人员依然清晰的记得:每天,吴院长都坚持亲自为他端茶送饭,铺床叠被,白天扶老人出去晒太阳,三更半夜起床忍着刺鼻的臭味为老人抹洗身子,更换床单。老人不能言语,但每次都热泪盈眶。今年92岁高龄的熊雪兰老人,因患有老年痴呆症,精神失常,入院以来经常恶语伤人,甚至摔杯砸碗,别人无可奈何,吴兆良却主动挑起了照顾老人的担子,无论是谩骂还是摔打,他从不介意,任劳任怨,伴随着老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 像这样的例子,连吴兆良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了,他把每一位孤寡老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用自己全部的心血换来了老人们的信任和爱戴。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用“你要活120岁”祝福话语来表达对吴兆良的深深感激。对每一位去世的老人,吴兆良都要为他们理好发、洗好面、剪尽指甲、掏尽耳朵,亲自捧上骨灰盒,每到清明节,吴兆良还要为这些去世的老人祭扫。6年来,他亲自为18位老人守灵送终。 人上了年纪讲究过节过寿,吴兆良就把老人们的生日写在纸上贴在办公室的墙上。每当有老人过生日,他都精心准备,买来生日蛋糕,做上十多个菜肴和大家一起为老人祝寿,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提起这些事,老人们的心里都暖洋洋的。 对待老人,细心照顾,对待院里收养的3名弱智和残疾儿童,吴兆良也是热心关怀。聋哑孤儿陈政生,7岁多被民政部门送来的时候,由于无父无母,只知道姓陈,所以有人帮他取了“政生”的名字。陈政生不会忘记:2005年6月,为了治好他的聋哑,吴兆良冒着酷暑,带他到南昌大学附属医院治疗。当听医生说由于耽误得太久,不能治疗的时候,吴兆良赶忙帮他买来助听器。回来后,吴兆良为了让他能学一点知识,又把他送到湘东特殊学校读书。争气的陈政生也没有辜负吴兆良的期望,不仅跳舞学得快,学习也非常刻苦,2年不到的时间,其识字能力达到了小学4年级的水平。现在陈政

文档评论(0)

tdmk8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