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写在父亲节之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题记
记忆中的乡村,是古老而神秘的,是一部用米色帆布做封皮的老书,淳朴的乡亲用勤劳的双手,在流油的黑土地上,涂满了炊烟、老屋、犁铧、耕牛;印满了小桥、溪流、花草、苋菜;家家户户的生活艰辛,老老少少的平凡人生,男男女女的爱恨情仇都写在了这部记忆年轮的老书里。
时光悠悠而过,屈指算来离开家乡已经30年了。求学、就业、娶妻、生子……如今人到中年,蓦然回首走过的路,感慨良多。但在我记忆的深处,始终无法割舍那生我养我的乡村院落和至亲至爱的亲人。每每忆起,那都是心灵上村庄和土地割舍乡村情结。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北方北方男人那高大魁梧的身形父亲的脸很瘦,给人一种很精神的感觉。古铜色,这也是留给他的印记。父亲的眼睛总是很有神,而且目光和蔼,的眼睛里永远都找不到一丝忧愁岁月像一把利刀,无情地在额头刻下一道道沧桑。过困难,但是从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我没有看见退缩。那股特有的硬朗之气。在我心中父亲就像是那么高大挺拔,坚韧不屈。永远是我最可靠最坚强后盾。
……一阵阵欢声笑语,一朵朵浪花四溅,一声声唤儿归的喊声……把寂静的村庄渲染的到处都充满了快活的气氛。那时的农村没有条件洗个热水澡,特别是到了秋收季节,白天劳作了一天的人们,身上难免会有一身的臭汗,于是他们就要到河里去洗一洗,因为男人、女人都要洗。于是村长就立了个不成文的规定:男的一三五,女的二四六。这也算是对男女双方的尊重吧。这条河点缀在村庄的中间,夜晚,河面波光粼粼就像系在腰间银白色的腰带,给寂静的村庄上了一道安全带。这里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道不完的乡村韵味。
村中我家生活条件相对是很贫穷的,姊妹多,田地少。生活中也经常会有衣不遮体,饭不裹腹的时候。每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节,也是家里缺粮的时候,父亲总是走亲串户去借粮,以缓度燃眉之急。像诸如断粮,缺钱、少盐之类的事情是经常会发生的。而每次父亲都是东挪西借,拆东墙补西墙、五马倒六羊的渡过一次次的生活难关。可每次在困难面前,父亲都是积极乐观的面对,迎难而上。从来不和我们说起他的压力和心里的苦楚。反而还鼓励我们说:“只要有人在就什么都不要怕,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渐渐地父亲的乐观和豁达,给我们幼小的思想里,注入了战胜困难信心和勇气。
别看父亲没有多少文化,但在那个年代父亲却有着别人父亲没有的超前理念,那就是无论生活多么的艰难困苦,负担有多重。父亲都是一如既往的供我们去读书。这在当时看来是很了不起的前瞻思想理念啊!因为同村的大户人家的孩子,都老早的下地种田了,娶妻生子了。而我家最后,大姐是因为家中老大,要带下面的弟妹们而耽误了上学外,除了五哥和小妹不喜欢念书,中学毕业。其余的都是高中以上学历,特别是四哥,是这个家庭中书念得最成功的一个。那在当时来说,这个地方是多少年没有出大学生的年代啊!真是件光中耀祖的事情啊,很光荣的。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祖坟冒青气啊!”
在生活经济没有多少来源的时代,单说要养大这些子女,那要付出多少精力啊,何况还要供读书,娶媳妇,盖房子……。所以说,父亲的一生是何等的艰辛,压力是多么的大啊,可就在这样的困难和压力面前,父亲把儿女们的事情,都尽最大的努力安排的各有所序,皆大欢喜。这也是前面我说道:父亲是我一生中最敬佩的人。父亲的一生简朴而简单,平凡而伟大。
写父亲一定要提到我的四哥。四哥的求学经历充满了辛酸和苦涩。四哥是我们兄弟姐妹中念书最用功的。在我的记忆中,只要看到四哥的身影,他的手中就从来没离开过书本,无论是饭桌上、田地间、屋檐下……只要有闲下来的时间,四哥都在学习中度过……父亲经常和我们讲:“这年头没有文化就是瞪眼瞎啊,要想走出农村,就要好好读书啊。”父亲的话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四哥学习也有恒心和毅力。那一年,四哥终于不负众望考取了县上最好的高中,这也是村里十几年来第一个走进县高中的学子。虽然那个年代花销不多,但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也是很难的,为了让四哥安心的去上学,父亲早已提前把钱借了回来,放在柜子里,等四哥上学好带上。高中的食堂是吃饭票的,饭票是要用钱来兑换。为了省钱,每周四哥从家里去上学时,都要带上父母早已蒸好的一面袋子馒头和一饭盒的咸菜。就这样,三年艰苦的高中学习生活,四哥是在父亲的支持和鼓励下,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考取了当时市里的一所名牌大学。这也是当时十里八村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在四哥上大学前,父亲到县城要给四哥买双皮鞋,(在这之前一直穿的是农田鞋)父亲想那毕竟是大学学习生活了,孩子是有自尊心的,怎么也得差不多,显得体面些啊。就这样,四哥穿着带有父爱温度的皮鞋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父亲的爱就是这样的细腻而温暖,细心而周到。陪伴我们走过一个个人生的十字路口,给我们信心和力量,温暖着我们前行。
农村的生活简单而单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