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17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语言的艺术第4节入乡随俗_语言和文化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

2016_217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语言的艺术第4节入乡随俗_语言和文化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_217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语言的艺术第4节入乡随俗_语言和文化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四节 入乡随俗——语言和文化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讨论语言表达和民族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语言深刻反映和记录了民族的文化风貌,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对语言的意义和形式产生影响。了解汉语和汉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不但可以从汉语现象透视背后汉民族文化的含义,也能从汉民族文化的角度体会汉语的特点。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切都不是文化,如山川土石;非人类所创造的不是文化,如蜜蜂造的巢,蚂蚁堆积的蚁山;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创造的,无意识形成的东西不是文化,例如婴儿涂抹出的东西。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衣、食、住、行 这是以物质形式显现的文化,是物质层面文化的主要部分,是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在人们生活中的直接反应。 2.社会文化:民俗、宗教、制度、法律等 民俗无所不在。它实际上是民族哲学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外现。但民俗的来源是多元的:自然规律、生活规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政治制度、学术流派、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民俗的整体是经过了民族的选择、加工,集中反映了民族的哲学观念。 宗教是超国界的、超民族的。即使是外来宗教也是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任何宗教当它要在一个国家或民族落脚生根,就必须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即吸收本土文化的营养,适应当地人民的心理习惯。 3.哲学文化:社会和生活观念、审美观念 这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中华民族的哲学和观念是动态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的文化,不断丰富提高。但是其核心是不变的,那就是中华民族所探求到的自然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的真理。 三、语言与文化 1.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 语言是文化的“化石”,语言全面地储存着文化的整体信息。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组成,负载文化的任务主要是由词汇,特别是实词词汇承担。当前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剧烈,因此在词汇上表现为新词新语的剧增。 2.语言对文化的巨大反作用力 文化内容,特别是哲学文化在靠语言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分不清语言和它所指的事物,于是经常把语言和其所指混同。于是语言又反过来对文化产生影响。最突出的例子如语言(文字)崇拜,汉语双音节词汇对对称美观念的形成所起的强化、推动作用,宗教语言进入全民语言后,语言本身对人产生影响等。 四、语言与民族 1.语言与民族精神有何关系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每一个民族都热爱自己的语言,并且把它和民族尊严联系起来。 2.语言与民族文化有何关系 从语言看民族文化:通过文字和词语,可以发现早期民族文化的痕迹。通过语言文字直接了解文献所记载时期的民族文化,更是研究文化的重要途径。 从民族文化看语言: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在词语上表现最为明显,相同的事物不同民族使用不同的词语。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在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表现得也很明显。 1.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______力。通过________直接了解文献所记载时期的民族文化,是研究________的重要途径。 答案: 凝聚 语言文字 文化 2.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在________上表现最明显。一种情况是相同的事不同民族用不同的词语,另一种情况是不同语言中似乎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很不相同。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在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表现得也很明显。 答案: 词语 不同词语的实际意义和用法 1.阅读引子,探究语言所反映的民族文化特点。 【探究参考】 (1)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自有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而不同的语言既有一些相似之处,也有差异,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心理和文化的特点。掌握好自己的语言文字,既关系到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又体现出本民族的人格自尊。 (2)语言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可以反映民族文化。我们既可以从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角度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又可以通过不同语言的特点研究有关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 (3)分析语言的特点,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对于研究没有文献或是很少文献可资参考的早期历史及至史前史,都很有用处。例如:可以通过对现存语言材料的分析研究文献记载很少的汉族古代社会的情况,例如:通过商代“诸父”“诸母”的称呼去研究古代的婚姻制度。也可以通过语言材料研究中国许多民族的历史。例如,通过分析纳西族西部方言复合词中保留的“女(母)为大,男(父)为小”的特征,推断古代纳西族经历过以母系为中心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 2.阅读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思考:与“吃”有关的词语为什么可以描写人物形象?怎样描写? 【探究参考】 中国的“吃”举世闻名,这不仅表现在中国的食物非常丰富,种类非常繁多,而且表现在烹制方法上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hk80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