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山简介(中文版)精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郎山简介(中文版)精要

a-7-8 浙江江郎山 提 要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提名地及缓冲区边界图 遗产名称 省、县(市) 中心点地理坐标°31′44″N,118°33′43″E 提名地面积公顷 公顷 缓冲区面积公顷 公顷 地边界的描述 是中国丹霞片区的提名地,由典型丹霞地貌区及其自然地理要素组成。在实地有明确划定的提名地和缓冲区界线。保持了丹霞地貌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珍稀濒危物种的完整性。 突出普遍价值的阐述 遗产地满足的遗产标准 官方机构与地方机构的名称与联系资料 地址:中国,北京,三里河路9号 邮编:100835 电话:+86-10传真:+86-10电子邮件:zuoxp@ npo@ 网站:/ 名称:浙江省建设厅 地址:中国,杭州,省府路8号 邮编:310025 电话:+86-10传真:+86-10电子邮件:jstghc@126.com 网站:http:// 名称:衢州市人民政府 地址:中国,衢州,荷三路28号 邮编:324002 电话:+86-10-3024936 传真:+86-10-3086869 网站: 名称:江山市风景管理局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江山市江滨路 邮编:324100 电话:+86-570-4028 953 传真:+86-570-4015 947 a-7-8-1 自然地理概况 气候土壤 a-7-8-2 地质构造 (1)区域地背景---8),江山-绍兴深断裂为穿越硅铝层达硅镁层的断裂,控制着断裂带两侧地质构造的发展,保安--- 白垩纪早期上述两大断裂的拉张断陷导致峡口盆地形成,成为不对称的箕状断陷盆地,随之主要有下白垩统永康群山麓河流相红色砂砾岩和河湖相杂色砂砾岩馆头组(K1g)、红色的山麓河流相以及河湖交替相朝川组(K1c)和方岩组(K1f)在盆地中的沉积。晚白垩世时本区的构造形迹很少,但岩浆的活动依然存在,在早、晚白垩世的地层中有不同性质的岩脉入侵。 新生代初,上述两大断裂发生强烈挤压活动,峡口盆地逐渐隆升。新生代以来,峡口盆地在差异性和振荡性抬升中,形成大量的断层和节理,加速了对岩体的切割。随之在外动力作用下,红色陆相磨拉石建造中发育成举世瞩目的江郎山丹霞景观。 (2)地层和岩性江郎山地层大部分为中生界上侏罗统火山岩系和白垩系盆地沉积岩,局部出露少量上三叠统乌灶组和中侏罗统马涧组。江郎山的地层是陆相建造系统,有喷溢的火山岩,流纹岩,有凝灰岩和火山碎屑岩以及由流水和湖水为动力的河湖相地层侏罗系地层中侏罗统马涧组(J2m)早期主要为河流相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晚期湖泊、沼泽相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多处夹不稳定煤线。 上侏罗统磨石山群火山岩系大爽组(J3d)高坞组(J3g)西山头组(J3x)九里坪组(J3j)大爽组岩性为一套浅灰色流纹质含角砾玻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和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高坞组为一套浅灰色、深灰色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夹少量玻屑凝灰岩、角砾集块凝灰岩。西山头组岩性组合为流纹质玻屑晶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玻屑熔结凝灰岩。九里坪组为一套浅紫红色流纹岩、流纹斑岩夹多层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及酸性火山碎屑岩。 表1 江郎山地区地层表 界 系 统 扬子地层区 东南地层区 新生界 第四系 全新统 鄞江桥组Qhy 更新统 莲花组Qpl 中生界 白垩系 下白垩统 衢江群 中戴组K1z 永康群 方岩组K1f 朝川组K1c 馆头组K1g 三段(K1g3) 二段(K1g2) 一段(K1g1) 侏罗系 上侏罗统 磨石山群 九里坪组J3j 西山头组J3x 高坞组J3g 大爽组J3d 中侏罗统 马涧组J2m 三叠系 上三叠统 乌灶组T3w 元古界 震旦系 休宁组Z1x 上墅组Pt3s 中元古界 陈蔡群Pt2 白垩系地层特征主要出露的是下白垩统永康群,分布于本区中部及西北部地区。由馆头组、朝川组和方岩组构成。 馆头组(K1g)为下白垩统永康群底部地层,下段为砂砾岩、砂岩以及深灰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炭质页岩,在本区零星出露。总厚度大于250m。喷溢相深灰色英安岩喷溢相浅紫红色斑状流纹岩、流纹岩。 朝川组(K1c)朝川组为一套巨厚的紫红色细碎屑物底部为含砾粗砂岩、中粗砂岩;中部为紫红色块状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其间夹有河流相砂砾岩、细砂岩及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上部为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与砂砾岩、砾岩互层产出。还夹有火山岩夹层,有玄武岩、流纹岩和火山碎屑岩等。在保安地区下部发育一套巨厚砾岩相及砂砾岩相建造。 方岩组(K1f)方岩组是构成江郎山丹

文档评论(0)

66631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