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保障安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纪 冰
(安徽省水利厅)
一、基本省情和水利概况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属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面向长三角,背靠中
西部,是全国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也是华东地区最重要的能源原材
料生产基地。全省国土面积13.96万km2,现有人口6530万,耕地412万公顷,辖
17个省辖市,2005年全省GDP5388亿元。
古代安徽原隶属徐、扬、豫三州,清朝康熙六年建省。安徽地跨淮河、长江、
新安江三大水系,由于地处中纬度过渡带、南北方过渡带、海陆过渡带,地理位
置特殊,气候条件复杂,水旱灾害频繁,是全国治水任务最重、最复杂省份之一。
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为治水来到安徽淮河岸边 娶怀远涂山氏女为妻,
劈荆、涂二山,导淮东去,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成为人们敬仰的治水英
雄。千百年来,安徽人民前赴后继,与水旱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但是,在旧
中国人民有志治水,却无力回天,“盼水水不来,恨水水不去”道出了安徽人民
世世代代的辛酸与无奈。
“兴皖之要,其枢在水”,水的问题历来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
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水利部长期关心和
支持下,全省人民奋发图强,坚持不懈,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治水高潮,水利建
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时期,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治
淮建设,建成了以新中国第一坝一佛子岭水库为标志大别山水库群。在上世纪六
十年代初期,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基本建设,兴建了以f史杭灌区为代表的新中国
最大灌区。自1998年以来,随着水利投入加大和水利部党组治水新思路提出,
治江治淮事业成就辉煌,初步建成较为完整的防洪、除涝、灌溉工程体系,为战
胜1998,1999年长江大水、2003淮河大洪水和2001年大早以及2005年泰利台
风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与保障。
江河治理进程加快,水利建设成效显著。1998年长江大水以来,我省加固
长江干堤1000km,建设沿江排涝泵站11万千瓦,新增改善排涝面积500万亩,
实施外滩地和江心州移民20万人,移民建镇巩固工程有序实施。2003年淮河大
水后,治淮工程进度加快,14项骨干工程已完成 5项,临淮岗洪水枢纽控制工
程提前一年建成,行蓄洪区近30万人移民迁安任务基本完成。今年下半年批复
的最后两项,即淮北大堤加固、沙颖河治理工程己全面开工建设。结合大江大河
治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港口湾、大房郧水库先后建成投入运行,大
型及重点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启动,佛子岭、磨子潭等25座大中型水库
加固任务接近尾声。
水资源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小水电建设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全省供水
能力年均增长 2.5%,水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用水效率明显提高,水资源费征
收取得新突破。应急水源调度方案不断优化,特别是在抗御2001年淮河大旱中,
沿淮城市生活和重要生产用水得到基本保障。水资源规划工作加快推进,近年来,
我省先后完成了全省水资源及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水功能区划、行业用水定额、
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等工作。加强小水电规划与建设管理,全省累计拥有水电装机
82.5万千瓦。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初见成效,水土保持工作明显加强。颁布实施 《安徽省水
功能区划》,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得到加强。淮河、巢湖水污染监测体系初步建立,
重点入河排污口水质水量监测全面开展,淮河闸坝防污控污联合调度取得新成
就。引江济巢前期论证工作经省政府同意后正式启动。全省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
面积达2.0多km2,占需要治理面积的55%,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建设项目水土
保持方案制度逐步形成。
水利改革不断深入,行业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全省约有 50%的市县实现了
水务改革,有40多个市县完成或已出台了水管体制改革方案。理顺了我省长江、
淮河、怀洪新河、茨淮新河河道管理体制,完成了佛子岭、磨子潭、梅山、响洪
甸四大水库整体移交,省水开股份成功上市。全面推行了建设管理 “四项制度”,
水利建筑市场步入规范。领导干部、专业技术干部、经营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四
支队伍结构趋于合理。
二、安徽水资源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我省地处长江下游、淮河中游、钱塘江上游,气候复杂多变、水资源时空分
布极不均衡,干旱缺水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是我省水利工作长期面临的重大挑
战。全省多年平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