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传 佐命石敬瑭 刘知远(895—948),沙陀部人。《五代会要》称其为东汉明帝第八子淮阳王刘昞的后代。唐乾宁二年(895)二月四日生于太原,称帝后更名刘嵩。庙号高祖。 ① 《旧五代史》卷89《桑维翰传》。   ② 《新五代史》卷29《桑维翰传》。   ③ 《旧五代史》卷89《桑维翰传》。   ④ 《新五代史》卷29《桑维翰传》。   ① 《旧五代史》卷89《桑维翰传》及注所引《五代史补》。      刘知远体弱不好运动,表情严肃凝重且沉默寡言,加上面部紫色,眼睛多白,给人一种威严的印象。年轻时家贫,曾为晋阳(即太原)李氏赘婿,后来他与石敬瑭一起隶属李嗣源的麾下,为偏将。李嗣源与梁军在德胜(今河南清丰西南)作战时,石敬瑭的马甲断裂,几乎要被梁军赶上,刘知远把坐骑换给石敬瑭,他则骑石敬瑭的马殿后而还,因此,石敬瑭很感激他。李嗣源即帝位,石敬瑭任河东节度使时,特地把他调到自己属下,担任押衙,成为心腹。   应顺元年(934),李从珂攻入洛阳,石敬瑭在卫州(今汲县)与出逃的闵帝李从厚相遇。刘知远作了周密安排,双方发生冲突时,他亲自护卫石敬瑭,并且率兵把闵帝的左右全部杀死,将闵帝幽禁起来。   李从珂继位后,石敬瑭重新被任为河东节度使。不久双方发生矛盾,石敬瑭在太原策划叛乱,以刘知远和桑维翰为左右手。桑维翰提出向契丹称儿臣割土地以换取援助时,刘知远不以为然,说:“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①但是未被石敬瑭采纳。当后唐进围太原时,刘知远以5000 之众抵住了张敬达5 万大军的进攻,受到石敬瑭的赏识。   石敬瑭称帝后,刘知远任侍卫亲军都虞候,领保义军(镇陕州,今三门峡市)节度使。耶律德光很看重他,临别时指着刘知远对石敬瑭说:“此都军甚操刺(勇猛),无大故勿弃之。”①石敬瑭进入洛阳,令他负责巡警,全城肃然,无敢犯令。 节度河东 天福二年(937)四月,刘知远升任检校太保、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忠武军(镇许州,今许昌)节度使。不久,让他与杜重威交换职务任归德军(镇宋州,今商丘南)节度使。他历来看不起靠裙带关系向上爬的杜重威,对于与杜同制的安排极为不满,多日杜门不出,拒不受命。石敬瑭十分恼火,打算罢去他的兵权勒归私第。宰相赵莹认为不可,就派端明殿学士和凝前去宣布诏命,刘知远才勉强受命。从此,石敬瑭对他另眼相看。天福五年(940)任他为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留守,虽然仍兼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但已将他调出朝廷。第二年又改任北京(即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河东节度使,免去他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的兼职,而由杜重威取而代之。刘知远清楚一再调任的用意,也就利用河东这块地盘不断发展自己的实力。他“遣亲将郭威以诏指说吐谷浑酋长白承福,令去安重荣归朝廷”,白承福归降后,他“处之太原东山及岚(今岚县北)、石(今离石)之间,表承福领大同节度使(镇云州,今大同),收其精骑以隶麾下”②。而石敬瑭来不及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就于天福七年(942)六月病死,继位的少帝石重贵昏庸无能,加之对外忙于应付契丹,对内只好姑息藩镇,对刘知远一再加官进爵,先是加检校太师,进位中书令,继而又封太原王,兼北面行营都统。 ① 《资治通鉴》卷280,天福元年七月。   ① 《新五代史》卷10《汉高祖纪》。   ② 《资治通鉴》卷282,天福六年九月、十月。   可是当契丹南下,后晋朝廷“命刘知远会兵山东,皆后期不至。帝疑之,谓所亲曰:‘太原殊不助朕,必有异图。果有分,何不速为之?’”在刘知远则“虽为都统,而实无临制之权,密谋大计,皆不得预。知远亦自知见疏,但慎事自守而已”①。郭威劝他说:“河东山川险固,风俗尚武,土多战马。静则勤稼穑,动则习军旅,此霸王之资也,何忧乎?”②他很以为然,所以一心一意扩充实力,待机而动。 称帝建后汉 石重贵继位为帝后,对契丹称孙不称臣,耶律德光大怒,接连派兵南下伐晋。前两次均被击退。开运三年(946)第三次南下由于杜重威投降而终致契丹进占开封,石重贵只得出降表投降,后晋灭亡。   在晋辽作战过程中,刘知远总是据守本境,除非契丹军队打到他的地盘才作反击,其余则一概不问,采取坐观成败相机行事的策略。等到耶律德光占领汴梁,他派王峻“奉三表诣契丹。一贺入汴,二以太原夷夏杂居,戍兵所聚未敢离镇,三以应有贡物,值契丹将刘九一军自土门西入,屯于南川,城中忧惧,俟召还此军,道路始通可以入贡”③。耶律德光明知他骑墙观望别有所图,但因中原不稳,无力西顾,也就假意褒美,而语多讥刺。有人劝刘知远举兵进取,他说:“用兵有缓有急,当随时制宜,今契丹新降晋兵十万,虎据京邑,未有它变,岂可轻动哉!且观其所利,止于货财,货财既足,必将北去,况冰雪已消,势难久留,宜待其去,然后取之,可以万全。”当石重贵一行被掳

文档评论(0)

ogdy6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