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docVIP

位于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位于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0年,当地的财政收入仅为3000多万元。正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把四成左右的财政收入花在教育上,在贫困地区率先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   “发展教育是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虽然见效较慢,但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家庭而言,孩子永远都是希望所在。”宁陕县委书记陈伦宝说。   让孩子们吃上热饭   如果不是4年前的一场偶遇,12岁的张登琴在上学的日子里可能至今都吃不上一顿热饭,更不用说像11月2日这天一样,时不时地能闻着从学校食堂里飘出的炖肉香。   每到周三和周五,张登琴和她的同学就能暂时告别清炒莲花白、醋溜小豆芽,以及配着各种土产山货翻炒的小青菜,吃上一顿肉,打打牙祭。   而在4年前,宁陕县这所位于秦岭深处、山高路远的小学校,还像县里的其他学校一样,没有食堂,100多名学生绝大部分住校,他们每周需自带干粮,就着咸菜下咽。直到2007年的一个冬日,天上飘着雪花,时任宁陕县县长的陈伦宝下乡调研,偶遇一群正走在返校路上的寄宿学生。   这位乡村教师出身的县长挨个掀开挂在孩子们书包上的小棹筒(当地农家自制的一种木质小饭盒),“心里一阵泛酸”棹筒里,是满满一罐盐巴腌制的咸菜丝。   “节俭点的学生,一筒咸菜能坚持一周;没计划的,后半周只能啃干饼。”陈伦宝被深深触动了,“现在许多城里人都营养过剩,而正长身体的农村孩子却严重缺乏营养。”他当下派车将孩子们一一送往学校,又带着随行人员继续了解情况。   第二天,一项被称为“学生营养计划”的动议被提上了宁陕县政府的常务会议。   一个月后,这项同时被称为“四热”工程的计划顺利实施,孩子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让孩子们吃上热饭、热菜,喝上热汤,临睡前有一盆热洗脚水。   也就在那时,汤坪小学的张登琴告别了小棹筒,吃上了免费的热饭菜。按照每个孩子日补贴3元的标准,这个当时财政收入仅有1217万元的国家级贫困县,一年为此需专门拨款150万元。   “学校的菜谱,都是县委、县政府反复敲定的。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量力而为,选的都是既便宜又能兼顾营养搭配的本地蔬菜。”汤坪小学校长万贵兵介绍说。   “再困难,也不能坐视教育贫困。”宁陕县教育体育局局长石功赋向记者感叹道,知识的匮乏,让宁陕人很难改变贫穷;而越贫穷,就越难接受好的教育,形成恶性循环。   以“四热”工程为开端,宁陕县开始了改变教育贫困的一次次尝试和革新。   穷县办出了15年免费教育   在这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海拔最高的地方将近3000米,乡镇和村庄零星散落在山间河谷,有的村距离县城上百公里。就是这样一个2010年财政收入仅3000多万元的山区县,继让学生们免费吃上热饭菜之后,又先后实现了免费职业教育、免费高中教育,2010年实现“蛋奶工程”全覆盖,2011年实现免费学前教育,在全国贫困地区率先实现了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教育全免费。   2008年,为使更多人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致富能力,宁陕县政府出台政策:不仅免除职业学校学费,还发给每人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当年,全县就有200多人报考职校。   然而,当地经济与职教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很快显露出来。由于缺乏工业和企业,职校生既找不到实践场所,也难觅工作机会,职校热迅速冷却。随后,国际金融风暴袭来,大量外出务工者被迫返回宁陕。1258名返乡者中,81%的人未接受过高中教育,而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者所受冲击则要小得多。此时,已升任宁陕县委书记的陈伦宝认为,提高教育水平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最有效手段。   于是,2009年,宁陕县将目光投向了免费高中教育。政府全额“埋单”,县财政给每个学生每年2000元。免费后,除了书本费、住宿费、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外,学生不用再缴纳任何费用。不仅如此,连高中的招生分数线也一并取消。这意味着,宁陕的高中完全撤掉了“门槛”,所有想上学的孩子都能接受高中教育。   今年秋季,宁陕又将全县幼儿园学前三年保教费免除。这一举措惠及2040名幼儿,为此,县财政每年又增加投入240万元。   免费教育成效显著。高中免费后,宁陕的高中入学率一下增加了40%,达到96%。从上世纪80年代的“零本科生”,到今年的近280名本科生。宁陕从一系列教育突围中尝到了甜头。   在更加偏远的山区,家长们也纷纷把漫山乱跑的孩子们归拢起来,送进了幼儿园。张登琴的课余时间,就时常照顾和她一起住校、上学前班的弟弟。   “营养计划”、“蛋奶工程”,加上15年免费教育,宁陕县每年投在教育上的资金达1300余万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40%左右,远高于12.5%的全国平均水平。   “15年免费教育,绝不是我们心血来潮,也绝不是一句口号,这是宁陕人的迫切愿望,也是宁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任宁陕县县长邹成燕曾向媒体表示,地方穷,并

文档评论(0)

glcc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