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泡桐组培苗大田移栽试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脱毒泡桐组培苗大田移栽试验.doc

脱毒泡桐组培苗大田移栽试验   摘要:泡桐脱毒组培苗可以在室内及温室大棚内进行周年快繁生产,分批进行大田移栽定植,该题分别于3月20日、5月4日、6月10日进行了泡桐脱毒组培苗大田移栽试验,其成活率分别为96.3%、63.36%和12.8%;对6月10日下地移栽的组培苗,进行了喷施FA旱地龙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旱地龙由于减少了蒸腾强度,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88.16%,而对照仅为12.8%,效果显著。   关键词:泡桐;脱毒泡桐;组培苗;大田移栽试验   收稿日期:2011-04-11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科学技术推广项目(编号:[2000-2]8-1号)资助   作者简介:薛 杰(1960―),男,山东曹县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林木栽培和林木保护方面的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7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148-02   1 引言   泡桐是我国特产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意义[1]。泡桐丛枝病在泡桐栽培区普遍发生,是泡桐主要病害。带病种根以及由此繁育的无症带毒种苗是该病害不断传播蔓延的主要原因[2],选用泡桐优良品种,采用温度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技术脱除丛枝病病原(MLO),并经PCR病原检测技术检测病原,获得脱毒的泡桐组培苗[3,4]。在建立的无毒繁育圃和配套的脱毒泡桐营林技术措施下,进行大田育苗生产和造林,可有效地控制泡桐丛枝病的发生与危害,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5,6]。自1999年来分别在菏泽市的皇镇、马岭岗乡的通古集林场、安泰恒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无毒繁育圃,进行了泡桐丛枝病脱毒快繁及丰产栽培的推广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现就脱毒泡桐组培苗大田移栽试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参试品种   中林3号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田国忠研究员提供脱MLO无毒组培苗。   2.2 试验方法   组培苗大田移栽分别于3月20日、5月4日、6月10日进行了移栽试验。组培苗下地应选在少风的阴雨天,避免太阳的直接照射。应先在垅床上覆膜,然后用小铲在膜上的株点处破洞,把组培苗的营养杯小心地拿掉,尽量不要松动营养土,以防止根系损伤造成成活率下降。组培苗放入穴中,周围覆土挤实,浇上一碗水,用土封实破膜后留下的孔洞。如果遇到晴天,中午要用树叶或其它物遮阴。   对6月10日下地移栽的组培苗,为降低组培苗的蒸腾用新??汇通旱地龙腐植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FA旱地龙[7,8]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每5~7d喷1次,连喷3次,以喷清水作对照。6月28日用DT-100自动减码1/10 000d秤以剪叶法快速称重测定叶蒸腾强度。   2.3 实验结果分析   2.3.1 组培苗不同时间大田移栽的比较   组培苗可以在室内及温室大棚内进行周年快繁生产,但为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培养出一年生高杆壮苗,下地移栽时间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冬季地冻严寒,组培苗根本不能下地;秋季虽能移栽,但苗子地下地上部分生长时间短,大田的苗子难以自然越冬;夏季高温高湿不但移栽成活率低,而且由于缩短了生长时间,当年培养不出可以用于造林的合格苗木,必须来年平茬再培养成为2年根1年杆的苗木,这类苗子虽然出圃率高,但造林成活率低,降低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且造林后易诱发丛枝病的发生[12]。春季是泡桐育苗的最佳时机,以3月下旬至4月下旬为最好。组培苗大田移栽分别于3月20日、5月4日、6月10日进行了移栽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组培苗不同时间大田移栽试验比较   从表1分析,3月20日大田移栽的组培苗,成活率达到了96.3%,4m以上的苗子占96.5%,平均地径达到了7.38cm。这是由于春季气温及地温都较低,光照也不强,苗子蒸腾强度小,不会因强光照射产生组培苗灼伤,因此成活率较高,苗相整齐,出圃率高。即使有个别不成活缺苗,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补栽;5月4日移栽的组培苗成活63.36%,平均苗高达到了3.90m,但4m以上的苗子占51.35%,从苗高和地径看,苗子分化大,苗相不齐;6月10日移栽的组培苗,由于温度高,湿度小,幼嫩的组培苗根的吸水和地上部抵御外界高温、干旱的能力极差,造成大量死亡,成活率仅为12.8%,苗高和地径的方差也很大,苗相极不整齐,当年出圃率低,效益低下,生产中不易采用。   2.3.2 喷施旱地龙影响组培苗蒸腾作用的试验   旱地龙具有关闭气孔,降低蒸腾强度的作用。对6月10日下地移栽的组培苗,每5~7d叶面喷施1遍500倍的旱地龙,连喷3次,以喷清水作对照,6月28日用快速称重法进行了蒸腾强度测定,结果见表2及图1。   表2 旱地龙叶面喷施试验结果   泡桐的日蒸腾强度,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