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腾越,极边翡翠城.doc
腾越,极边翡翠城
想象中的腾冲,边陲小镇而已;看《我的团长我的团》,知道这里有远征军抗战留下的足迹;前不久,在朋友的客栈,一个刚刚去过腾冲的人说“那里是十年前的丽江”,自然、繁华、历史感与祥和的当地人的完美结合……就这样,腾冲在我脑皮层上的划痕越来越深,成为来云南后最想去的地方,腾越镇。
永远的国殇
说到滇西抗战,不得不提腾冲。腾冲是抗战以来收复的第一座县城,但腾冲光复时腾越镇已被战争摧残成一片废墟。在腾越镇,我们寻觅着废墟中的遗存。一座是农粮站里的英国领事馆。因为马嘉里事件,中英签订烟台条约,英国在腾冲修建领事馆,设立海关。整座建筑由巨大火山石石条砌成,两层,门窗装饰雕花均为欧式风格,而屋脊两端设筒形拱顶通风孔。走进一看,壁炉、排水管道依稀可见。因建筑高大坚固,如同碉堡,成为当时巷战的攻占焦点。交战过程中,大大小小的弹痕在它的外墙上留下了无数痕迹,但并未对建筑主体造成致命损坏,得以在那场浩劫中幸免。触摸那些灰色火山石上坑坑洼洼的弹孔,耳边仿佛想起当年激烈交战的枪炮声……另一处战争遗存便是腾越镇的孔庙,此处为当时日军指挥部。盟军准备轰炸日军时,侦查员王树荣标出日军指挥所所在地,希望活捉日军指挥官而没有进行轰炸。而当日军正准备烧毁孔庙、销毁证据之时,远征军已破城而入,孔庙逃过一劫。当地也流传着这与孔庙背靠来凤山文笔塔,面对砚池状元桥,所处腾越镇最好的风水宝地有关。如今,硝烟已远,木柱中的弹片犹存,孔庙继续延续尊儒重教的传统,成为文化底蕴深厚的腾冲人每年祭孔之地。旁边学校的下课铃响起,几位顽皮孩童一蹦一跳地跑进孔庙,在大成殿高高的门槛上排成一排,在“孔老夫子的监督下”完成作业……
来腾冲旅游,除了和顺古镇、火山、热海,必去之地还有腾越镇的国殇墓园,这个带着悲情色彩的名字,题自李根源先生,取自屈原九歌中的“国殇”二字,意为为国捐躯的年轻人。这是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士而建立的陵园,也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宏大的抗日烈士陵园。走到忠烈祠后面的小团坡前,看到一排排远征军壮士的墓碑,其中大部分是十多岁穿着肥大军服的娃娃兵,一个寒颤,“国殇”二字之贴切,体会战争之残酷。如果你来到段生馗的中缅抗战纪念馆,看到他收集的20多万件滇缅抗战实物,有当年日军罪行的铁证,也有远征军和老百姓抗战的实证:如果你读到段培东著述的滇西抗战三部曲,你会对“国殇”两字有更深刻的理解。
缘识翡翠城
来到腾越,翡翠玉石为你讲述了另一段故事。
走在腾越镇的大街小巷,抬眼便是翡翠珠宝、赌石的招牌。早在13世纪,马帮商贩从四川,通过“蜀身毒道”经云南、腾冲到达缅甸、印度,进行贸易。相传某个马帮从缅甸回来时,为了平衡马驮,随手在山谷的溪流中捡起几块石头压重,回来后发现压重的石头竟是上等美玉――翡翠。许多人闻讯到缅甸找寻,但多是有去无回。直到1784年,中缅双方才开始大规模进行玉石贸易。富有冒险精神的中国商人,终于在勐拱地区帕敢的雾露河右岸发现了翡翠的储藏地。就这样,腾冲作为翡翠进入中国的第一站,成了玉石毛料集散和加工贸易中心。《云南通志?食货志》及《滇黔纪游》记载: “腾冲出碧玉”。乾隆年间《腾越州志》卷三曰:“盖大金江内外,万宝鳞萃……皆从腾越进。”由于清代各位皇帝以及慈禧老佛爷对翡器的喜爱,如今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翡翠白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贡到宫中,抬高了翡翠的身价,贸易量也大幅增加。许多腾冲人走夷方,到缅甸开采、收购玉石毛料,再运往中国广州、上海、福建等地。上世纪初,腾冲的翡翠商贸达到鼎盛时期,那时的腾冲海关,成为仅次于广州海关的中国第二大进出口贸易海关。1939年进出口总额折合人民币达16亿元。各国在腾冲开设了100多家商号和银行。许多腾冲人成为商贾大户、翡翠大亭,他们把赚来的钱投入到家中修房、盖祠堂中,现在保留完整的和顺侨乡就是最好的代表。直到日军攻入滇西,这条商道终止。而今,玉都复兴,腾冲依旧是“中国翡翠第一城”,腾越镇的翡翠城、珠宝城、文星步行街等玉石交易市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既有游人,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玉石商人。
如果运气好,赶上腾越镇宝翠路上五天一次的民间翡翠交易市场,一定要去凑凑热闹。早上十点,在空旷的场地上已有数百个出售玉石制品的摊位。这些摊主即批发,又零卖,价格多比街上商铺便宜许多。有些商铺、景点摊贩都来这里进货,热爱玉石的腾冲人在里面转上一个上午,淘几件随心意的宝贝,收藏、加工再出售,小赚一笔,贴补家用。对我这个“玉盲”来说,这里一排排摊位上琳琅满目的“宝贝“,看哪件都好,看啥都新鲜。听着,学着,问着,一圈转下来,什么是黄龙玉?什么是翡翠?什么是种好、水好、“兰花”、挂件、玩件、摆件、雕刻图案……终于对玉石略知一二,学得皮毛,不虚此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