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国立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与王国维纪念碑碑文.pptVIP

第五课 国立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与王国维纪念碑碑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课 国立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与王国维纪念碑碑文

冯友兰;作者介绍:; 1931年和1934年,《中国哲学史》上下卷出版问世。代表了3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兹将其优点概括言之,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从1939年到1946年7年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 《新理学》(1937)、《新世训》(1940)、《新事论》(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 通过“贞元六书”,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贞 元 六 书 书 影;关于冯友兰的作品的评论:;20世纪中国的第一篇大文章 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碑文拓片;碑铭体;;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战时期在云南昆明,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及私立南开大学共同组成的一所大学。校务由当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共同管理。西南联大自1938年5月4日正式开课,直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设立时间共8年整。它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3800余人。抗战胜利以后,西南联大解散,北大、清华、南开分别迁回北平、天津复校。;8位“两弹一星”元勋 赵九章、邓稼先、郭永怀、朱光亚、王希季、陈芳允、屠守锷、杨嘉墀 171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教师79人,学生92人) 诺贝尔奖两人 杨振宁、李政道;西南联大鸟瞰;1939年联大新校舍建成时的图书馆;纺越珍捧身鸦滓晒破辕肺氦华法慨疹琅组崭碴韵牡戍纱摈涌泛垛大憋乃奈第五课 国立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与王国维纪念碑碑文第五课 国立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与王国维纪念碑碑文;1944年,学校财政困难,被迫将校舍铁皮屋顶卖掉,换成茅草顶。;西南联大成就辉煌的教育逻辑;自治传统;由于延续了北京大学的自治传统,西南联大对于政府当局发出的有可能损害大学发展的种种要求敢于抵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学的独立性和正当利益。 “教授治校”,顶撞陈立夫 “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岂可以刻板文章,勒令从同。” “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规,行之多年,纵不敢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尚无流弊,似不必轻易更张。” 教授不加入国民党;学术自由;“大学不是行政机构,教授是这里的主人。有教授才有大学,大学是依赖教授而存在的” “校务公开、责任分担、师生合作” “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西南联大大师云集,群星灿烂。他们大都有留学美欧、日本的经历,据统计,联大179位教授中,仅23位未留过学。 中文系有闻一多、朱自清、王力、罗庸、唐兰、刘文典、沈从文等; 历史系有雷海宗、陈寅恪、钱穆、吴晗等; 外文系有吴宓、冯至、钱钟书、吴达元、叶公超、闻家驷等; 法商学院有张奚若、陈岱孙、陈序经、钱端升、潘光旦等; 哲学心理系有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等。 理工学科有华罗庚、江泽涵、杨武之、姜立夫、陈省身、周培源、吴有训、赵忠尧、吴大猷、张文裕、王竹溪、杨石先、曾昭伦、苏国桢、李继侗、赵九章、刘仙洲等。 据统计,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61人,其中曾在西南联大任过教的教师共27人,数理组28人中有11人,生物组25人中有6人,人文组28人中有10人。 ;“联大传统并未在逝去的岁月中冻僵,却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追随北大前校长蔡元培、清华梅贻琦、南开张伯苓的传统,联大为东西方文化 在中国土壤上喜结良缘作出了榜样……这所大学的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J.依色雷尔;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纪念碑事情的缘起 1946年上半年,三校忙于分家和准备北归的事,在有一次清华的校务会议上,梅贻琦说,我们在昆明呆了七八年,临走的时候总要留下一个纪念品吧。会上我就提议,留下一个有古典形式的纪念品。大家都说好,就推我筹备这件事情。我就筹备立一个完全合乎传统形式的纪念碑。严格地说,这座纪念碑并不是联大常委会正式决议建立的,而是作为在联大中的人为了纪念联大而建立的。碑文是我作的,碑文最后的铭词大部分用校歌的词句,可谓一稿二用。; 纪念碑按照传统的款式,署名“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撰文,中国文学系教授闻一多篆额,中国文学系主任罗庸书丹”。碑的背面刻着从军的联大学生名单。 联大决定于1946年五四纪念日结束,纪念碑也于是日捐幕。那

文档评论(0)

dmdt5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