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论文.docVIP

再论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论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论文.doc

  再论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论文 .freelercial Reports from Her Majesty’s Consuls in China)1875年,汉口,第46页。 ④ 《海关贸易报告册》 (China Maritime Customs,Annual Trade Reports and the Trade Returns of the Varous Treaty Ports)1875年,福州,第189—199页。 ⑤ 《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1891年1月9日,第33页。 有的手工业工场的扩大。① 因此,制茶业中的工场手工业,有多少“扩大或发展为近代企业”,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材料而言,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也没有,至少在中国近代企业的发生时期是这样。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云南铜矿的情况。铜矿也是一种可以大规模分工协作的生产企业,在清代的云南铜矿中,分工已经比较固定。这里开采矿石有“锤手”,运矿出硐有“砂丁”。推拉风柜鼓风,使用水龙排水以及选矿、洗矿、配矿等等,都各有专司。单从分工来看,可以说具备了手工工场的条件。当然,应该看到,在清代的云南铜矿中,生产关系比较复杂,这里既有“厚积资本”雇工开采的矿厂,又有小生产者合伙开办的火房。而在雇工经营之中,既有定时发放工资的“月活”,又有分割矿砂,类似工役制的“亲身”。不过无论如何,在发放工资的矿厂中,它们的内部生产关系接近于手工工场,这是比较说得过去的。这也是多数研究者所接受的看法。 那么,云南铜矿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近代企业没有?有的。在1887年的云南巧家,就曾经出现过一家用“新法采矿”的公司。但是,这家新式企业,却不是由原有的工场手工业扩大或发展而来的。创办和主持这个企业的人,是“督办矿务、专理滇铜”的前任云南巡抚唐炯,资本则主要来自一个与他关系密切的票号商人②,至于机器和工程技术人员,都一概来自外国。它由筹办到结束,一共不到20年,唐炯离开矿务局,公司也就不存在了。③ ———————— ① 《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1891年1月9日,第33页。另外,据说70年代中期福州等处有三家小厂。它们是手工生产还是使用机器现在还不能确定。而且其中两厂只存在一年,另一厂不知下落,有待进一步查考。参阅《海关贸易报告册》1876年,福州,第78页。 ② 赵式铭等:《新纂云南通志》第235卷,1944年版,第8页。 ③ 严中平:《清代云南铜政考》,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46—48页。 能说这是由“原由工场手工业形式的资本主义萌芽保存、扩大或发展为近代企业”么?应该说,二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最后是四川的井盐。井盐生产,也以分工细密著称。在四川的盐井中,“其人有司井、司牛、司车、司篾、司梆、司漕、司涧、司锅、司火、司饭、司草”等等名目。①一个井灶工场.一般有20人至40人的规模。②盐场工人与场主之间,仅有雇佣关系而无人身依附关系。③这些都是多数研究者认为四川井盐业中存在手工工场的根据。 和福建茶园、云南铜矿不同,四川盐井在鸦片战争以后,不但生产技术和规模,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向,而且在90年代末期,的确在原来使用畜力汲卤的盐井中,出现了机器汲卤对畜力汲卤的取代。④基于这一点,人们认为“它同中国大多数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道路不同”,它“是在成熟的手工业工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道路”⑤。 但是,在作出这个结论之时,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首先在盐井中投资和制作蒸汽汲卤机的,不是盐井的工场老板,而是一个长期在内江重庆经营花纱布生意的商人。第二,这个商人之投资制作蒸汽汲卤机,甚至进行组织公司的活动,只是为了从事“包推”业务,亦即“包推盐井卤水,与井户实行利润分成”⑥。 —————————— ① 温瑞柏:《盐井记》,转见彭泽益上引书,第1卷,第291页。 ② 凌耀伦:《清代自贡井盐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初探》,见《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14辑,第79页.1982年8月发稿。参阅欧阳云钦《清代前期四川盐业的生产规模问题》,见《光明日报》1964年4月27日。 ③ 经济研究所藏清代刑部钞档,转见彭泽益上引书,第一卷,第291页。 ④ 凌耀伦,上引文,第82—89页。 ⑤ 张学君:《论近代四川盐业资本》,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2期,第67页。 ⑥ 同上。 与此类似的情况,在鸦片战争以后的手工煤矿中,我们也曾碰到过。由洋务派官僚创办的山东淄川煤矿苏家隄官煤井和附近手工煤窑之间,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实。官煤井“旁有民井十余处,悉由官井代为汲水”,民井在用机器汲水以后,所得煤觔,“须以四成缴官,以资津贴”①。这个现象的出现,是在19世纪80年代的后期,比四川盐井出现的包推卤水,利润分成,时间要早10年以上。难道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