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动式起重机安全技术分析
流 动 式 起 重 机 安 全 技 术
检 验 报 告 书
(施工企业自检用)
登记编号
使用单位
检测日期
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
检 验 须 知
1、 本报告书适用于汽车起重机,其他型式的流动式起重机,其特殊部分的检验,另加附页制订检验项目。
2、 露天工作的起重机,检验时环境温度应在-25℃~+40℃之间;风力不大于5级,沿海地区不大于6级。
3、 检验用仪器、量具和工具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其他性能和精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在国家计量部门定期校准的有效期内。
4、 企业的检验人员应具备检验资格,有电力部或劳动部门签发的检验员证。
5、 上机检验前,作业环境所需要的检验员自身安全防护用品应装束整齐。检验前必须先切断电源(试车时送电)。
6、 用钢笔填写,字迹工整。
7、 本报告书由企业专业检验部门和机械管理部门留存,以备待查。
8、 本报告书无检验员和审核负责人签章无效。
9、 报告书实测栏应填写检测数据或特殊情况说明。
10、检验方法按劳动部1993年颁发的《起重机安全技术检验大纲》(企业自检用)进行。
设备名称 型号 设备编号 设计制造单位 起重量 起升高度 最大幅度 臂长
检 测
项 目 序号 检 测 内 容 与 要 求 实测 检验结果 技
术
档
案 1 产品合格证和安全技术监督合格证;
企业自检报告书和安全检查、检测等记录;
验收资料或安装验收资料;
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设备总图,易损件图,电气、液压系统原理图和接线图。
日常运行、大修改造、维护保养、缺陷处理和实验记录。
人身、设备事故记录。
技术档案因由机械管理部门归档 规
章
制
度 2 至少建立并执行了下列制度:
交接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
维护保养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
司机培训、考核制度;
操作证管理制度。 作
业
环
境
及
外
观 3 起重机涂漆要均匀,安全标志和起重量标牌清晰醒目。明显部位有准用证。 4 司机室内水温、油温、油量、里程表或工作小时表、油压表、行驶速度表等功能有效。 5 操纵室门锁、水器、遮阳板齐全有效。操纵手柄动作方向与标志方向一致,各液压表齐全有效。 6 操纵室的起重特性曲线和性能参数标牌清晰齐全。 7 起重机工作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重物等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线路电压(KV) <1 1~35 ≥60 最小距离(m) 1.5 3 0.01(V-50)+3
检 测
项 目 序号 检 测 内 容 与 要 求 实测 检验结果 金
属
结
构 8 单节起重臂在水平平面的直线度不大于4mm。大修时检测。 9 起重臂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不大于4mm。大修时检测。 10 在额定载荷作用下,臂架在吊重平面内的精变形不大于L2×10-5CM。(L为吊臂长度,单位:cm) 11 吊臂支座、背板接口、箱形吊臂连接板和支腿、转台、底架等主要受力构件应无裂纹、开焊、扭曲、弯曲、腐蚀等缺陷。 12 各节臂侧向单面最大平均间隙不大于2.5mm。 13 主要受力构件的活动支点应润滑良好,不得有污蚀、裂纹等缺陷。 吊
盘 14 新更换的吊钩应有标记和出厂合格证。应设放脱装置。 15 不许用铸造吊钩。 16 转动部位应灵活、表面应光洁,无裂纹、剥裂等缺陷,有缺陷不得焊补。 17 危险断面磨损量:按GB10051.2制造的吊钩,应不大于原高度的5%,其他吊钩,应不大于原尺寸的10%。 18 吊钩螺纹部分不得有裂纹。 19 开口度增加量:按GB10051.2制造的吊钩应不大于原尺寸的10%,其他吊钩,应不大于原尺寸的15%。 钢
丝
绳 20 断丝达到GB5372-86《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规范》第2.5.1条规定数值时应报废。 21 钢丝绳直径减小量应不大于公称直径的7%。 22 钢丝绳不允许有扭结、压扁、弯折、笼状畸变、断股、波浪型、钢丝或绳股、绳芯挤出等变形现象。 23 钢丝绳的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规范,穿绕正确。
检 测
项 目 序号 检 测 内 容 与 要 求 实测 结果 钢
丝
绳 24 绳端固定应牢固,用绳卡连接,数量不少于3个,用楔块连接时,楔块不应松动移位。 25 用合金压缩法连接时,套筒两端不得有断丝,套筒不得有裂纹。 26 余留圈数不应少于3圈。 卷
筒 27 卷筒上的钢丝绳应排列整齐,卷筒上最外层钢丝绳与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