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概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资概论

第一章 绪论 一 HYPERLINK javascript:parent.GoToNextSld() 旅游资源概论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美感性 广泛性 综合性 季节性 地域性 永续性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综合旅游资源 二 HYPERLINK javascript:parent.GoToSld(slide0021.htm);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一)中国旅游资源的总特点 多样性 特有性 区域性 古老性 (二)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 我国领土辽阔,位置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自然环境发展历史独特 人类活动历史悠久 地理地域分异显著 第二章 地貌旅游资源 第一节 概述 一、 地貌的旅游功能 直接造景 多数旅游资源依存的场所 对于以非地貌因素为主体的旅游资源,地貌具有间接育景的作用 二、 我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地势的阶梯性 地貌类型的复杂性 山地的广布性 高差的悬殊性 名山:具有自然景观之美和人文景观之胜,并显示出较浓重宗教色彩的山岳综合体 特点: 在历史上经长期的筛选,最终为社会所公认而保留下来的山岳中的佼佼者 多为佛、道等宗教活动的基地 蕴藏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二节 岩浆岩山地旅游资源 花岗岩: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 玄武岩: 娥眉、长白山、五大连池 流纹岩: HYPERLINK 游山玩水—雁荡山.rm雁荡山 花岗岩 形成 地貌特点: 怪石众多,奇峰峭拔 常常架空形成洞穴--“一线天” 黄山天下奇 秦时:黟山 据传,轩辕皇帝和他的左右丞相在此山炼过丹,故唐天宝年间(747年)改称黄山 位于皖南低山丘陵区,1990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黄山5胜:怪石、奇松、云海、温泉以及峰、石、松、云的奇妙组合 华山--天下险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北峰“云台”、中峰“玉女”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道教胜地,为“第四洞天” 玄武岩 喷出岩,有气孔及杏仁状构造 黑色或灰黑色 白头山天池 第三节 沉积岩地貌旅游资源 1.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基本特征: 山地相对高度不大,石峰造型丰富 多大型溶洞,洞内多钙质沉淀而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时有地下暗河流过 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西和云贵高原 桂林山水甲天下 北起兴安,南至阳朔,全长100多千米 四绝: 簪山 带水 幽洞 奇石 路南石林冠四海 石林规模冠四海:位于云南省南彝族自治县境内,面积达40万亩,世界第一 石林造型冠四海: 景区风情冠四海: 撒尼族火把节(农历6月24日 2.红层地貌旅游资源 红色岩系 分布于:秦岭---大别山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 丹霞地貌景观:广东丹霞山、、福建武夷山、四川青城山、新疆火焰山、江苏紫金山 福建武夷山:真山水 纯文化 三三秀水清如玉--九曲溪 六六奇峰翠插天--三十六峰 当今最优秀的亚热带林区之一 我国东部地区的古闽族、古越族的居住地 朱熹讲学地-“紫阳书院” 第四节 变质岩山地旅游资源 泰山天下雄 庐山奇秀甲天下 中岳嵩山 清凉佛国五台山 道教圣地武当山 第三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一节 概述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唐代建筑的特点 1.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2.木结构的构件形式及用料规格化,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 3.建筑风格为:整体建筑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单体建筑的屋顶舒展平远,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门窗多用板门和直棂窗,色彩简洁明快,风格庄重朴实 宋代建筑的发展 出现了建筑规范文献《营造法式》。其中构件的标准化、各工种的操作方法和工料的估算都有了较严格的规定。 特点:规模比唐代小,但华丽的彩画和琉璃瓦的使用使建筑绚丽而多彩;屋顶坡度增大,门窗多采用菱花格扇,建筑风格渐趋柔和。 园林兴盛 明清时期 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和城墙建设。琉璃面砖、琉璃瓦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的建造极盛。 喇嘛教建筑兴盛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 (一)台基 (二)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桶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头(有时是铜器) 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三)开 间 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 间”,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 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而且开间越 多,等级越高。北京故

文档评论(0)

sb752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