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迷失中的搜求.doc
迷失中的搜求
【摘 要】 中国的都市建设是以“压缩历史”的模式紧随西方而进行的,并且是在基础设施极其脆弱的情况下无条件的接受了“后现代主义”的语境。多元的、开放的整体文化氛围使景观设计难以用某种概念和定义去明确一个固定的规属,人们需要在物质空间无限密集的大都市中搜寻某些自我放松和解压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 城市景观;空间功能;精神归属
众所周知,中国的都市建设是以“压缩历史”的模式紧随西方而进行的,如果说西方的大都市已经进入“后郊区化”和“无中心”的现实,那么,中国的城市也自然成为“后西方化”的产物。物质空间的极度蔓延使城市摆脱从前以政治、宗教、商业为某个中心点的“同心圆”式的格局,而逐渐形成了以城市交通为脉络的多中心网格状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都市建设是在基础设施极其脆弱的情况下无条件的接受了“后现代主义”的语境,在这种多元的、开放的,同时也具备着混乱的、瞬时的整体文化氛围中,作为都市建设的景观设计长期围绕着消费和娱乐的倾向让人倍感乏味。并且,时时创新的要求反而使公共文化以快餐式的雷同而宣告终结。
整体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心性。人们一直以“追求美好明天”的愿望去规划和建设自我的物质空间,又因为这个空间给我们带来的“异化”而无比困惑。正如E-M乔兰在他的《历史与乌托邦》中的一段描述:“如此众多的人们何以共存于如此狭窄的空间,而又不相互损害,相互仇恨呢?事实上他们之间确实存在着仇恨,但自身却没有能力去报仇。”人们读到它时会不由自主的联想起我们所处的都市:在摩天大楼和城市交通网构建的“超级园林”里,我们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同时体味着檫肩而过的冷漠。人们在都市中逐渐迷失,茫然的眼神中深藏着搜寻那一点“自我的渴望”。大都市中的人们一方面是希望获得心灵上相互的碰撞,一方面是自我防范意识带来的漠然和隐恨。无可奈何的忍耐与无能为力的平庸使大都市暂且看上去平静如常,但现实的情状又催逼着人们向报复的“临界点”聚集。人们需要在大都市中搜寻某些自我放松和解压的公共空间。
首先,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它有着自我的历史。而最能体现历史物化形式的便是各个时期的经典建筑与地域景观。建筑属于景观的一部分,景观又是建筑所要选择的空间基址,二者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某些历史坐标。人们可以在这些坐标上去搜寻一个城市在特定历史时期多方面的归属感和认同值。西方的历史名城已经将城市变成博物馆的样式和结构,他们用极少干预的方式将经典保存下来加以利用,并且尽量的还原它们的功能,以整套的符号向人们暗示着城市的传统及个人的记忆。可以说,人们已经把历史景观作为一个可读的文本在其中选择、阅读、理解和定位,让历史所拥有的纯净性去涤荡人们内心的虚无和无所适从。另外,当代的“批判地域主义景观观”值得我们注意。他们在开放的语境下利用历史和地域的文化符号,不拒绝现代材料的应用,不照搬传统的既有模式,以抽取和简化的方法从历史和地域特征中提炼出诸如色彩、空间、诗性的元素去建构一种既现代又厚重的景观范式,去适应人们在当代都市生存的某些精神欲求。
中国的状况则不那么乐观。传统建筑的破坏、商业和娱乐功能的过度开发都使我们加重了对历史的“偏见”,城市的历史仅仅表现为建筑的外壳面已。在我们的视域中,要么是零星点缀在现代建筑中的经典身影,要么是简单的翻版和复制。人们的脑海中已经形成“先验主义”遗留下的既定图式:寺庙就等于红墙绿瓦内的“大屋顶”,欧式风格就等于各种立柱和裸体雕塑的混合。我们能否尝试在经典保护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缓冲地带”。也就是对经典为中心的周边区域进行整体的景观规划。完全改变现代建筑的面貌是不现实的,但可以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去作某些有意味的视觉引导,便其与经典建筑形成一个大的有节奏的整体历史地域景观。这样有利于迷失的人们去搜寻特殊的历史认同度和文化归属感,以摆脱断裂而又尴尬的精神缺失。
再者,我们对现代生活的某些方面嗤之以鼻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给世人带来的高效和便捷,以“重新来过”的方式去设计当代景观看来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搜求与利用合理的空间。这方面,笔者想以小型公园和城市空地的相互借鉴为例。
中国的都市中散落着一些小型的公园。对于它的问题可能最突了的就是功能的混乱。笔者曾经在某城市的小公园中进行全天的观察。从公园的规划来讲,它具备了公园的要求,水系、植被、台地和雕塑一应俱全,但从功能的角度去理解,它却显的疲惫不堪。早晨四点的晨曦中,它是以老人为主的锻炼场,九点以后则变成无业游民和务工者的求职地,中午又成为一部分放学孩子的半路嬉戏所,到了傍晚它几乎变成情侣们的幽会处。而晚上九点以后同性恋者们便将它完全占有,连我也以“非同类”的身份而驱逐出境。如果以一定的主题为先导去规划小型公园,人们便会不由自主的受到观念的引领去找寻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解读.pdf VIP
- 互联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监控系统北向接口规范V1.1.pdf VIP
-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模板)-GJB438C.docx VIP
- 2024年3月17日多省(市、区)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真题及答案 .docx VIP
- 污水处理厂化验员工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路基路面中线偏位试验检测记录表(坐标法).docx
- 广东省某焦化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docx
- SY-T 5824-93钻杆分级检验方法.pdf VIP
- 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专题跟踪训练.docx VIP
- 2021年12月12日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试题(网友回忆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