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航海图今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和航海图今析.doc

郑和航海图今析      郑和七下西洋开创了世界远洋大集团航海活动之先河。郑和航海图的问世是帆船航海时代的一大贡献,也是可信的珍贵史料。现以现代航海技术来研究这张图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1.郑和航海图的历史背景与成图时间   郑和航海图被收集于明代茅元仪编辑的《武备志》卷二百四十。   茅元仪的郑和航海图序言,十分简要,只有142个字。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写有“当是时臣为内竖郑和,亦不辱命焉”句,由此可知此图与郑和下西洋有关。再看图首,知该图原名为“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图中又有“太仓港开船用丹乙针一更船平吴淞江”和“用丁午针船取五虎山”等记述,还看到有进出占城国的航迹。今知太仓南有刘河,在刘河口设有刘家港巡司。五虎山是进闽江到长乐必经之地。这些记录与明史“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此偏历诸番国”的记载相符。再从图记诸番国名亦与明史所列相当。由此可知,此图为郑和航海图无疑。   《武备志》成书于公元1628年,与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相差仅二百年,这在历史长河中是瞬间之差,因此其资料也是可信的。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时间是在明宣德六年(143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期间,其分船队到过天方即今之吉达港。而在郑和航海图中却没有标明;图首标有建于洪熙元年(1425年)的“净(静)海寺”。由此推知该图成于1425~1430年间,即在第六次下西洋回国后的9年休息期间,是有条件坐下来将六次下西洋的航行经验作一归纳性的总结。至于出于谁之手,无考。但可以这样说,由郑和船队的火长、阴阳官们集体创作,是合乎逻辑的。      2.郑和航海图中涉及的词语   郑和航海图中配有文字记事,犹如今天航海日志中的航行记录,记录了当时使用的航向、航程、水深以及测得的天体水平高度的数据。但使用的词语是古代的,有解释的必要。   2.1 针,即是航向。古代罗盘上共刻有24个字,每字一格。24个字以天干、地支为主,配以八卦名而成。为避免天干中的戊、已与地支中的戌、巳相混淆,不列戊已,以八卦名相补。   每格合圆周角15°。每格正中为整度,如指在子字正中,即为0°或360°。左右两根边线各为7.5°,如子字左边线为352.5°,右边线为7.5°。   2.2 丹(单)针。即指字之正中,如“丹丑”即为30°。两字相连即指边线,如“卯乙”即指卯与乙之间的边线,为97.5°。   2.3 更。是计算里程的单位。可以是里,也可以是时间。在“东西洋考”、“西洋朝贡典录”、“海田闻见录?和“台海使差录”等书中,都谈到定更数的方法。二昼夜分成十更,以里程计算,二更为四十至六十里;以时间计算,一更为2.4小时。以此计算,每小时约4.5~6.75海里,近似帆船的速度。   2.4 托。是计算水深的单位。一托平均合5.5尺或1.68公尺。   2.5 打水。以系有重锤的绳子测量水深称打水。   2.6 取。船首指向或欲走的航路。如取黄,山即将船首指向黄山;船取孝顺洋即走孝顺洋航路。   2.7 平。船身与物标横平,即现代说的正横。   2.8 指。用牵星板测定天体水平高度的单位。   2.9 牵星板。测量星体高度的工具。牵星板共有12块正方板。最小一块边长为2厘米,称为一指板。最大一块边长为24厘米,称为12指板。其中每块边长相差2厘米,指数相差一指。板中有孔,可穿线绳。测天体高度时,取一合式之板,一手持板,一手牵绳,手臂伸直,使板下边缘与水平线重合,上边缘与所测天体重合。这块板的指数即为天体的水平高度。因为是牵着绳测的,所以古代称牵星,其工具即谓牵星板。      如该天体高度在两块指板之间,则另有一块象牙板,削去四角。其中一角削去边长的1/4称一角,第二角削去边长的1/2称二角,第三角削去边长的3/4称三角,第四角削去边长的1/8称半角。如测定天体的高度不是整指数,则就用象牙板与牵星木板配用,测出角的附加值即可。   牵星板的原理,即是现代三角学中的正切关系。因牵星板的高度是固定的,而人的手臂长度是不一样的,测出结果也会不一样。有人认为1指等于1.6°,也有认为1指等于2.5°,道理即在于此。因此,牵绳的长度必须统一,这是十分重要的。   2.10 过洋牵星图。过大洋时测量天体高度的记录图。      3.郑和航海图的绘制和读图   郑和航海图是我国仅存的一张古代航海图,是十分珍贵的。该图的绘制似乎是以山水画酌长卷方式绘制成的。六百年前能将东南亚、印度洋、盂家拉湾、阿拉伯海、部分红海,非洲东岸的广大水域,数千海里的航程,浓缩在卷幅之间,十分壮观。该图投有现代制图的经纬坐标和度量比例,也无固定方位,完全是以我为准,凭直观感觉绘制成的对景图。绘制虽然粗简,但能将沿途山峰、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