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书画赝品充斥拍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板桥书画赝品充斥拍场.doc

郑板桥书画赝品充斥拍场   每逢“3?15”打假日,艺术品打假都成成为一时热门话题但年年打假年年假,国内书画造假、贩假、拍假、买假、鉴假的现象却从来没有真正得到有效遏制和改变我一直以为,艺术品打假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当前行业监管自律薄弱、买家艺术素质相对低下的局面中,艺术品打假确实是个“老大难”。   在书画收藏和投资中,古代书画是门槛最高的,所以也成为造假最泛滥的一大灾区笔者认为,国内古代书画多年采难以真正升温,真迹稀少、造假猖獗是重要原因目前国内拍场上的古书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真迹尚不足十分之一。      郑板桥书画列拍卖三甲      在近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若论被造假最多、最滥的古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恐怕应算其中一位了。查看一下雅昌艺术网,郑板桥书画的拍卖成交金额仅排在八大山人和文徵明二人之后,位居第三。之所以屡被造假,既因为他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家喻户晓、充满传奇,画价不菲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郑板桥(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世籍苏州,明洪武年间迁居兴化。少孤贫,天资奇纵,超越流辈。4岁丧母,由乳母、姑母抚育。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乾隆七年任山东范县,十一年调潍县,乾隆十七年底去官。为官期间,“爱民如子,绝苞苴,无留牍”,是一位加泽于民的清官。乾隆十八年初,郑板桥回到兴化。直到乾隆三十年去世,历13年,其间多在扬州卖画,与友游山玩水、诗酒唱和。晚年足迹以扬州为中心,同画家汪士慎、金农、高翔等人交游,形成著名的扬州画派,一生经历了“早孤贫――中做官――晚年卖画为生”的曲折人生。   郑板桥被后人誉为“诗、书、画”三绝的全才画家。他的诗有杜甫的遗风,关心民间疾苦,重在表现社会现实。其书法融黄庭坚、苏东坡之体,掺篆隶楷行诸体并杂以兰竹笔画入书,大小参差,乱石铺街,标新立异,既有峻峭纵横之雄,又有潇洒秀丽之韵,人称“六分半书”。清何绍基评板桥书法:“板桥字仿山谷,间以兰竹意致,尤为别趣”。以绘画笔法入书,古亦有之,但像板桥出神入化者无二也。他的绘画成就极高。尤擅画竹石,细枝粗叶,瘦劲孤高,格调超人。所画之兰突出山问野气,用笔秀逸,幽香扑人。   郑板桥的书画因格高绝俗,颇受文人、商贾的青睐。求者众多。他在给友人信中写道:“近时求画书者,较往年更激数倍,都属同年同寅及巨绅,大抵携赠物而来,势不得不为之一挥   索书索画,积纸盈案,催促之函,来如雪片,如欠万千债负,未识可有清偿之日否?”   郑板桥赝品自清代泛滥   郑板桥去世后。造假者颇众,其中有名的要属山东潍坊的谭子?q和兴化的刘敬尹二人。但二人气息低俗、笔力怯弱,尚难与真迹比肩,后世对郑板桥书画稍有研究的均不难加分辨。清中期后,板桥书画曾一度泛滥,对此清人的著作多有提及。桂馥《丁亥烬遗录》载:“惟先生书画,赝本颇多。”又云:“数十年来,所见先生书画不下百余件,真迹不过+之二三。”可见,在清中期时郑板桥的书画伪作就已相当泛滥了。   据国内艺术品门户网站――雅昌艺术网不完全统计,近年海内外上拍郑板桥书画共计1147件。已成交680件,成交率60%,总成交额高达2.32亿元,其中超出百万元以上的近50件之多。仅2008年一年,国内拍场超百万元的郑板桥拍品就有7件,分别是北京翰海秋拍《双松图》(694.4万元)、九歌秋拍《七贤图》(537.6万元)、华辰秋拍《竹石图》(448万元)、北京保利春拍《兰竹图册》(175.8万元),华辰春拍《竹石图》(1.68万元)、安徽艺海《竹石图》(264万元)、云南典藏《竹石幽兰》(201万元)。   纵观近年拍场上成交的郑板桥书画,可谓赝多真少,其中尤以当代的仿品最多。这一两年,市场上的伪作以《竹石图》、《兰竹图》居多,也有相当比例的书法,特别是《竹石图》,几近泛滥成灾之势,粗制滥造的大幅巨制充斥拍场,标价相当可观。以笔者所观。上百万元成交的郑板桥《竹石图》、《兰石图》真迹不多,每每面目可憎。2008年11月,一幅拙劣不堪标价百万元的《墨竹图》竟出现在某国内顶尖的以书画拍卖见长的拍卖公司秋季大拍上,还进了其精品预展。实在令人感到滑稽可笑。在其四季拍卖上,两幅《竹石图》伪作也分别以89.6万元和34.7万元成交。      作伪四大套路      近年在拍场上露面的所谓郑板桥《竹石图》、《兰石图》主要有以下四种作伪手法:一,抄袭克隆,按馆藏出版物原样照抄,这种类型的假画数量最多;二,东拼西凑,将真迹重新组装,韪款互换,此种类型笔者所见也不在少数:三,凭空生造。没有母本,这类也有一定比例。四,名家“护航”。近两年在京城拍场上经常能看到某南方知名鉴定家对郑板桥伪画的边跋,具有不小的欺骗性,应引起买家高度警惕。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