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像什么.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像什么

教育像什么 刘丽君 高一年级组 这本书是作者把教育工作中的所思所想集聚起来,在一个个实例中寻找教育的真谛。运用了各种优美的比喻来诠释教育,更具有艺术的气息,给人更多的思考。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把脑子里瞬间的闪亮点记录下来,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从事教育。 平实点讲,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认为,自我教育的前提是自我尊重。他这样谆谆告诫年轻的教育者:自我尊重取决于什么?怎么培养?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要培养自尊心,只能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自尊心是不能容许采用粗鲁的、强有力的、凭意志的手段的。最近,听我的一个朋友讲起这样一件事。她去听课,上课的是一个年轻的老师,像平时听课一样,她坐在教室的最后面,年轻的老师也许紧张了,写满生字的小黑板怎么也挂不到黑板上。复习完了生词,教师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很快,学生们读书声陆续停下来,教室里顿时静了下来。可是,一个男孩子还捧着书,大声地读着,他一点也没觉察到什么,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回荡着这个小男孩稚嫩却有点结结巴巴的读书声。 有几个孩子坐不住了,开始向那个小男孩示意让他赶紧停下来,小男孩根本没理睬,仍然大声地读他的课文,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学生们回过头着急地看看老师。此时,我的朋友紧张起来,担心学生们的提醒会打断小男孩读书,打破他努力读完的愿望,如果真是这样,对这个努力读书的小男孩来说,是多么不幸的事情呀!同学的嘲笑,可能会使他蒙上羞辱的面纱,他可能从此不再这样自由的读书。我的朋友担心老师会制止这个还在认真读书的孩子,让他停下来。毕竟上课时间是有限的,毕竟还有老师在听课太多的理由会使这位年轻的老师马上让这个小男孩结束读书,开始他下面的课 “悄悄地,等他读完!”老师的话轻轻的,他好像是说给自己听,又怕是惊动了那个读书小男孩,刚才还小声嘀咕的学生一下安静下来了,教室又回归了静悄悄。小男孩读书声更大了,更清脆了,好像一首美丽的歌回荡在教室。老师平静了许多,眼睛盯着小男孩,嘴随孩子的语调微微的动着,他也轻声地和着孩子的声音读起来。同学们也跟着读起来,轻轻的,轻轻的长期以来,没有谁再课堂上会为了等一个学生读完而耽误自己的教学进度,特别是遇到上面检查听课的时候,这时很难做到的。一直以来,学生上课读书可以说是为了配合老师,为了帮助教师完成授课任务。这个片段,小男孩在其他学生读完的情况下依然忘我的读书,可见平时出现这种状况时,这位老师没有制止过,孩子没有遇到老师“一刀切”的指令强迫停下来。特别是在听课检查的时候,老师说“等他读完”,得需要很大的智慧和勇气,这是为师的一种境界,教师必须有一种宁静而淡泊名利的心;这是一种期待,包含了老师对孩子真切的爱,这是最有价值的教育行为,这样的课堂,是最美的课堂。 等待是教育的一种智慧,这位老师在短短的等待中,给了孩子读完的机会,也一定增强孩子的信心。是呀,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需要我们老师多等一等,让没有“读完书”的孩子“读完”,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老师特别的“等待”,真诚的尊重。每位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获得老师肯定的心理需求,如果我们能关注学生的心理、考虑学生的感受、抓住难得的契机,巧妙地运用肯定的力量,那么,我们就能通过真诚的肯定以语言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拨动学生的心弦,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将思想的甘露渗进学生的心田,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是一种隐形的、综合渗透思想甘露的艺术。2011/9/14 1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