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荷田田仙人洞.doc
风荷田田仙人洞
这是一个如民谣一般自然恬静,质朴却独具穿透力的村庄。青山绿水间,碧波荡漾,仙荷万亩,泛舟徜徉。或深或浅错落的绿色掩映着土红的房。时而平缓舒畅,时而又起伏跌宕;湖里做梦,路上歌唱:白莲宁谧。红莲奔放……藏在荷深处,仙人洞天生就有让人羡慕不已的因素。清晨,荷香弥漫。打开窗,前面有万亩荷塘做景。后有青山仙洞做枕,出门便是湖。水里鱼虾浅游,随心随性地抛杆野钓,那雅趣谁人能敌?泛舟荷中,雨时晴时,荷叶做伞,荷花做伴,暮了,篝火将快乐燃烧,直到天明。幸福、甜蜜散落在这个连神仙都留恋的地方,不由感叹:有村如此,夫复何求?
仙人洞村在普者黑的万亩荷花深处,由村中密枝山上的一个神奇溶洞得名。等你绕山绕水地找到她时,你对“柳暗花明义一村”这句诗的理解将会更加透彻。雨后,清亮的石板路把我们引向这个传说中的“世外桃源”,茂密的山林包裹着这个甜蜜的村子。在村口竹木结构的寨门下,穿着撒尼传统服饰的老人们将她们最拿手的彝族刺绣制成可以带走的精致纪念品,正合了游客的心意。寨门右侧,一阵阵凉意扑面而来,仔细看了:一棵棵参天古树。 一从丛柔美的翠竹,仿佛画中。
往里走,每一个农家都很惬意,前院后山,或者荷塘。接待设施一应俱全。村中心有一个打歌起舞的小型广场,来回摇荡的秋千上有彝家少女婀娜的身影,泥墙青瓦的古朴民居环绕四周。肥硕的水牛在湖边迈着散漫的步子。
从前这里的民居都是土基墙、青瓦的木头房,二楼用木板搭成。每户人家的耳房都是一间凌空而架的小阁楼,那就是“花房”。撒尼姑娘成年以后,就要搬到花房上去住。到了花房里,就表示有了恋爱的权利。夜幕降临,阿乃(姑娘)爬上花房。梳妆打扮之后,等待心上人阿黑(小伙子)的到来。阿黑用歌声叩响花之屋,约心爱的阿乃到凤尾竹下把爱的话儿畅谈。
如今花房“敞开”了,山水风景和独特的撒尼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游客的进入慢慢改变着村子的生活方式。村中老范家是仙人洞农家乐的头牌,就连昆明人都知道。八九年的光景。从最初的一幢两层楼的房子到现在两幢楼一个餐厅二进院的大型农家乐,老范家已成为仙人洞甚至普者黑农家乐发展的缩影。目前,这个180余户人家的撒尼小村子中开发了近60家农家乐家庭旅馆,日接待量1000余人次。旅游业给仙人洞村带来了实惠,该村的人均年收入现在已近4000元。住在民风淳朴、情谊至上,既有古朴文化氛围又充满现代文明气息的家庭旅店里,你能体验到撒尼文化的别样风情。
农家乐的主人白天通常都要下地干活,到了晚饭时,他们的热情就显现出来了:主人家会端着自家酿的酒给客人敬酒――彝家撒尼人的酒文化也是无处不在的,这正如他们的民谚中说的那样“饭碗可以空,酒杯不能空”。
主人家敬的酒,客人很难推辞掉,因为他们会一首接一首地唱敬酒歌,直到你喝下第一杯酒为止。喝了第一杯后面就会有一串的歌和酒,干脆,把所有的担心和所有的矜持全扔了吧,放开喝,扯开嗓子跟着唱,不要错过这种快乐。
村口,竹林掩映的小路通向村里的文化广场。每天暮色将近的时候。这里总是最热闹的。要是遇上篝火晚会,你就会被淹没于欢乐的海洋。身着褂衫的小伙子们斜挎大三弦,带上竹笛。艳装打扮的姑娘们背上自己精心绣制的花挎包,他们变成了一群快乐的天使,热情的歌舞与斗牛摔跤融为一片。一支支火把点燃了,远望象繁星坠地,近观似火龙飞腾。聚集在湖面上的火把小舟,首尾相衔。成了长长的火龙,人间天上,台为一体。
包裹着广场,浓绿而幽静的山林是撒尼人的圣洁之地。撒尼语称其为“密枝山”。密枝山中的树林为“密枝林”,密枝林是神林,是祭祀神的地方。广场深处的空地就是密枝节祭祀的圣地,石刻的图腾柱庄严神秘,也记录着撒尼文化的精髓。
仙人洞是彝族支系撒尼人的聚居地。据说明代,为躲避战乱撒尼人从滇中石林一带南迁,驻足于普者黑。尔后世代在湖畔耕田种地。采蓬捞藕,捕鱼捉虾。但始终保持着古老的撒尼民风,着撒尼服饰,说撒尼语,悠久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代代相袭下来。和其他的撒尼村寨一样仙人洞村至今仍沿袭着崇拜树的习俗。成家后的年轻人,从原来的家庭中分离出来独立生活以后,都要来山上祭拜一棵树。并一直保护、认养下去。
密枝节一般从每年冬月的第一个属鼠日开始,持续7天。过密枝节前,人们耍选择一天然的“石娃娃”作为象征密枝林的密枝神,藏在悬岩洞穴内,并选定一棵最古老最高大的参天古树作为龙树,石娃娃和龙树就是他们的社神,是村寨的保护神,神圣不可侵犯,摸都不能摸一下。密枝节第一天全村男子到密枝林参加盛大神圣的祭祀仪式,以后几天不得务农,只能上山打猎和下湖捕鱼。撒尼人认为,只要保护好密枝林就是保护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也保护了他们的家园。
密枝节是撒尼人的“男人节”,妇女一律不能参加,节日期间不得务农,也不得出寨门探亲访友,只能在家中绣花做针线活。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