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15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复习提纲)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内容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1949-1956)
1、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1949—1952)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记“一化三改造”,实质: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
2、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
(1)内容:三大改造
①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
(2)意义: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评价: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遗留了许多问题。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一)正确决策
1、《论十大关系》的报告(1956,毛泽东)
2、中共八大(1956)
(1)背景: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八大路线是正确的,符合国情的,成为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3、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0)
(二)失误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大跃进”(1958)
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后果: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④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循序渐进反急于求成。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1966:动乱全面开始——经济建设大混乱
2、1971: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家经济工作出现起色
3、1975: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好转复苏
后果:政治混乱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教训: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四、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⑤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⑥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第二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内容标准】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1、召开的背景:历史的徘徊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①“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②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肯定了真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基本内容
(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前提)
(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关键)
(3)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保证)
3、 历史意义:
(1)伟大转折:开始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
从封闭半封闭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55定时器结构和工作原理.pdf
- 708C 故说明.doc
- 816-我国冰期盛期的气候环境.pdf
- 840D 换参数.pdf
- 900M系列铅烙铁咀规格书.doc
- 840D通过件备份和回装数据.pdf
- 845生物化2009.pdf
- 999个青蛙弟活动设计.doc
- 920例门诊诉原因分析.doc
- 904L钢板接工艺探讨.pdf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