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初学格律诗的一点看法
律诗的起源于南北朝,成型与初唐。属于近体诗,近体诗的格律要求格外的严谨,不同于古体诗,古体诗自由些,不太考究是否出律,但对合辙押韵是有讲究的,因为押韵很重要,押韵的目的就是便于大家朗诵和记忆。如小的时候的儿歌“小皮球,像鸭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这就是押韵的作用,唱起来朗朗上口。古代的诗词也是这般唱着的,那个时候只有五个音,节奏简单,节奏的掌控是靠每个字的单音节声调高矮变化决定的。汉语诗歌特别注重平仄、高矮,高高矮矮,扬扬抑抑的诗歌具有音乐性。
古体的格律诗一般都是八句,首尾两句可以不对仗,三四、五六两句对仗。第一句和第二句叫首联,三四两句叫额联。五六两句叫颈联,七八两句叫尾联。也就是额联和颈联必须两两相对,这样分布的格式有人叫“宫灯体”,也有人叫他“乌龟体”。古代的有一种灯,上面有一个绳,下面一个穗,中间有四个柱,装上绢或玻璃里面在点上蜡烛就是灯了。格律诗首尾不对偶就如这个绳和穗,额联颈联对偶就如灯的这四个柱。说它像乌龟,那也是从它的形体而言了。
古诗包括古体(古风)、律体、绝句体、杂体四种,古风不属于律诗范畴,自然也就不存在是否出律。目前不按律作诗的,作品属于古风范畴,也就无须考虑律的问题了。杂体诗大都是写一些游戏类的作品,写的时候自由些这里不再讲述,我们探讨的就是律体和绝句。格律这个词,单就“格”字来讲,这里解释就是法式、标准,“律”就是法则、规章。也就是说规定诗句要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音分平仄。每首四句者叫绝句,八句者叫律诗,八句以上者称排律。
写律诗要注意的以下几点,不具备以下几点的不称为律诗。
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这种同韵部字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可以构成了声音的回环,使作品声韵谐和,也方便记忆。押韵所押的“韵字”通常都是放在句子的尾端,所以又称韵脚。比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烟、川、天”,同韵母的字放到句尾,便有声音回环的效果,读起来上口。写律诗讲究的是同声部韵可以放到同一首诗做韵脚,否则也不行。我们写诗大都是用【平水韵】它一共106个韵部,在今天看来是同韵的一些字,在旧韵中可能属于不同的韵部。比如“东”、“冬”二字,在旧韵中就分属两个韵部,前者属于“上平一东”,后者属于“上平二冬”。再比如“因”、“音”二字,前者属“上平十一真”,后者属于“下平十二侵”。至于这些字在旧韵中其读音上有何分别,我们现在不需要过多的去追究它。只须知道:它们在最初的时候读音是有区别的,只是后来随着语言的变化混而为一而已。
近体诗的押韵规则是:?
?
1?
?
2?
?
3)?“重韵”。也就是说只能用同韵部的不同韵字,不能重复用同一个韵字。
首句的押韵比其它位置的押韵,其要求相对宽松些,既可以使用本韵,也可以用邻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律以首句入韵为常见。所谓邻韵,不是说韵书上邻近的韵部就是邻韵,而是指读音上比较相近的那些韵部的字。邻韵,若按中古音划分,比如:东冬两韵为一类;寒删先三韵为一类等等。古体诗的用韵比近体诗要宽松,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既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间换韵,有时也允许通韵和重韵,但每次换韵前不得少于两韵。
词的用韵比诗更为宽松,填词一般按照【词林正韵】,而且古人的作品中还有不少是以方音押韵的,词的用韵比较复杂,不同的词调对韵有不同的规定,有押平韵的,也有押仄韵的,还有平仄互押的;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总之,词是倚照词谱来填,哪里需要押韵,哪里不需要,是用仄韵还是用平韵,是一韵到底还是中间换韵,词谱中都有规定,只需依照词谱安排押韵就可以了。
二、(平仄)
1)平声:到后代逐渐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个声调。?
2)上声: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了去声。?
3)去声:到后代仍作去声。?
4)入声:这是一个短促的调子,在现代汉语中已派入了平、上、去三个声调中。
入声在目前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了,派入了其它几个声调之中。在有些地方,比如在广东、四川、江浙等地的方音中,部分入声读音依旧存在。“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在诗词中,不同平仄声调(有些词还要区分四声)的文字交错配置,那就能使句子的声调丰富起来和多样化,不至显得单调,构成一种错落的节奏与平仄谐和,形成一种音乐般的美质。?
?
1)平仄在本句中每一节是交替的,五言的每两个字是一小节,也就是共三小节。也可以形象的比作是现在3/4拍的歌曲了,七言的是4/4拍。每一拍节一定要交错开来,上一拍是平平,下一拍便是仄仄。如:“仄仄平平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也就是第一句和第二句一定要对立,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