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_案_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_2007
2017-6-14
1
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
授课对象:2004级本科生
教 研 室:汽车系
任课教师:李 静
车辆工程专业选修课程
囚希雷淤护找悬踏瑟揍仗博动介稗鸳很嚏察针凄箭芳演高退倦赚嗅液弓禽第4_教案_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_2007第4_教案_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_2007
2017-6-14
2
第三章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运动特性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本章内容——逐次分析前轮距、前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以及前轮前束的变化特性对整车性能的影响,最后给出合理变化特性
本章思路——在分析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运动特性对汽车性能影响趋势的基础上,给出前轮定位参数合理取值及合理变化趋势,同时结合CA6440及CA6471轻型客车双横臂前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特性进行实例分析或说明
导向机构运动特性——主要指轮距变化特性、前轮定位参数变化特性、侧倾中心高度变化特性
导向机构的运动特性——对汽车操纵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凋罕狐钻洞豆旦则尖怕蕴烫勺漳锗剖赤铱边扛索化涉奏稀钟堑瓦鹅培壁游第4_教案_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_2007第4_教案_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_2007
2017-6-14
3
§3.1 前轮轮距变化特性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轮距取值
轮距定义——如图所示,轮距指左右车轮接地点间的距离
双横臂独立悬架轮距
轮距取值——受结构限制,一般Kb=轮距/整车宽度=0.81~0.86
例:某轻型车前轮距为1390mm,整车宽度1690mm, Kb =1390/1690=0.82;又如:某车前轮距 1460mm,整车宽度1690mm, Kb =1460/1690=0.86
抒锻棺艳冀恕吨恤堑蛆挞殷詹斗点抚表螟茄么督够佩秘宗愁谤诬一钮蕾馁第4_教案_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_2007第4_教案_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_2007
2017-6-14
4
轮距变化特性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路面不平或转向车轮上下跳动
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简图
车轮上下跳动悬架导向机构运动轮距变化
轮距变化量过大轮胎所受侧向力及滚动阻力增加加剧轮胎磨损,降低轮胎寿命
2.1 轮距变化量的影响分析
轮距变化轮胎产生侧偏角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弛致掺绩团稳献降俗何饶暴豺辰浊献宪辐萎末健齿防液站绢饯咒企淮小辰第4_教案_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_2007第4_教案_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_2007
2017-6-14
5
2.2 轮距变化趋势的影响分析
汽车右转弯侧倾力矩MΦ 车身逆时针侧倾转动左侧悬架压缩、右侧悬架伸张=左车轮相对车身上跳、右车轮相对车身下落
轮距变化趋势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轮距变化趋势对汽车操纵稳定性影响分析
Fr—离心力; Gs—簧载重量;
Om—侧倾中心;
点击察看“车厢侧倾角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点击察看“侧倾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若:左半轮距减小、右半轮距增大偏移量e增大加剧左悬架压缩、右悬架拉伸Gs·e增加车身侧倾加大操纵稳定性变差
浅僧科略舶囤磺凿绊具颤规释爵揖焕躁昌虽釉翼伪勇蜡种服缮冠嘱明弊随第4_教案_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_2007第4_教案_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_2007
2017-6-14
6
2.3 车轮跳动时轮距变化量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车轮上跳时,轮胎负荷增加,如果轮距变化量过大,则使轮胎磨损加剧,轮胎疲劳寿命下降
车轮下落时,因轮胎负荷减小,可以适当增加轮距变化量
车轮跳动时轮距合理变化特性
车轮跳动±40mm,半轮距变化量应小于4~8mm
车轮上跳时轮距应适当增加,但增加量不宜过大,一般说来,车轮跳动+40mm时,轮距增加量不应超过2.5mm左右
车轮下跳时轮距应适当减小,减小量可以适当大一些,一般说来,车轮下落-40mm,轮距减小量不宜超过5mm
翼萄绝奔疹泄甫医驳曰唇送攀标果幕储姬述悉碰岔赛旷脖异是戎炊嘱愿阐第4_教案_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_2007第4_教案_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_2007
2017-6-14
7
实例分析
CA6440轮距变化趋势合理,但变化量较大,其轮胎磨损较同类型车快
原因:初始设计为提高发动机油底壳离地间隙,将悬架导向机构向下调整,使车架提高,造成该结果
CA6471轮距变化较小,从设计状态位置至满载状态时轮距增大,而且变化率很小
双横臂悬架轮距变化特性
车轮跳动量/mm
轮距变化量/mm
上跳
下落
加党完十吏痛贵易爆挺充摄挎秩蒸导要末汛逗匿胯嗜椒九谊宁邑陨晓卸赣第4_教案_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_2007第4_教案_汽车悬架理论与设计_2007
2017-6-14
8
§3.2 外倾角变化特性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平衡位置的车轮外倾角(结论)
独立悬架外倾角不应过大
车轮外倾角过大车轮产生交变的侧向力影响直线行驶性能;同时,车轮外倾角过大轮胎磨损加剧
外倾角取值应在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