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气防爆基础知识大全分析
课程安排: 1、防爆基础知识概要 2、我国防爆技术标准化现状 3、隔爆、本安、粉尘防爆技术介绍 4、设备保护等级及IP等级 上海凡宜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第1部分 防爆基础知识概要 爆炸性危险场所 爆炸性环境:可能发生爆炸的环境(气体和粉尘)。凡涉及爆炸性物质生产、加工、处理、储存、运输的场所都可能形成爆炸性环境。 危险场所:爆炸性环境大量出现或预期出现的数量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 在石油、化工、煤炭等生产领域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爆炸性物质的泄漏,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危险场所。据资料: - 在煤矿井下,2/3的场所属于爆炸性危险场所; - 在石油开产现场和精炼厂约有60-80%属爆炸性危险场所; - 在化学工业中,约有80%以上的生产车间属爆炸性危险场所。 防爆基本原理 产生爆炸的基本条件(爆炸三角形原理) 1. 爆炸性物质 2. 空气(氧气) 3. 点火源(如电火花、炽热表面) 防止爆炸发生的基本方法 1. 避免形成爆炸性环境 – 理想的方法 2. 排除/削除可能的点火源 – 实际的方法。 爆炸性危险物质分类 中国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 I类:矿井甲烷; II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气、薄雾); III类:爆炸性粉尘和纤维。 北美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级)。 它们分别是: Class I – 爆炸性气体; Class II – 爆炸性粉尘; Class III - 纤维。 爆炸性气体分级 爆炸性环境(设备)分类、分组举例 爆炸性危险区域的划分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的主要标准依据 GB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3836.1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4部分 危险场所分 GB12476.3-2007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部分 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 , 1987年 爆炸性危险区域主要以爆炸性危险物质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为划分依据的。 影响危险区域划分的主要因素 区域划分时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存在危险物质的可能性 2)危险物质的释放量 3)危险物质的特性(如比重:氢气0.07;环氧乙烷1.52) 4)环境条件(如气压、温湿度及通风情况、风向等) 5)远离释放源的距离 6)危险物质泄漏监控设施配置情况 7)爆炸后果的严重性 爆炸性危险区域的划分 我国防爆标准与IEC标准一样,对于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划分为3个区域,即0区、1区和2区。它们对应的定义如下: 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或长时期存在的场所。 1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2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可能出现,或即使出现也只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对于粉尘场所,同样划分为3个区域,即20、21和22区。 爆炸性危险区域划分对照 上海凡宜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第2部分 我国防爆技术标准化现状 中国标准主要差异 上海凡宜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第3部分 隔爆、本安、粉尘防爆技术介绍 防爆电气设备的类、级、组 按设备适用的环境,分为三类: I类:矿井用 II类:工厂用 III类:爆炸性粉尘和纤维环境用 II类设备分级分组:同气体分级、分组 分级:分为A, B, C三级。 分组:分为 T1?T6六组。 它与气体温度组别不同,是指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且它的确定与防爆型式有关。 II 1 G EExiaIICT4 - 表示设备可适用于0区工厂爆炸性气体环境。 II 2 G EExdeIICT6 - 表示设备可适用于1区工厂爆炸性气体环境。 II 2 [2] G EExd[ib]IICT6 - 表示设备可适用于1区工厂爆炸性气体环境,并含有可与1区气体危险场所用本安设备相连的关联电路。 DIP A21 TA T5 - 表示设备可适用于1区工厂爆炸性粉尘环境,最高表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