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讲地下水文学
地下水水文学 主讲:杜发兴 第10讲 第五章 含水层参数的确定 5.3 利用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 直接测试法确定给水度? 地中渗透仪法(简测法) 试坑法 5.3 利用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 稳定流抽水试验法 抽水试验 5.3 利用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 单井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渗透系数K 5.3 利用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 当Q—S0(或?h2)关系曲线为直线时 5.3 利用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 当Q—S0(或?h2)关系曲线为抛物线型时 5.3 利用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 带观测孔的单井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K 5.3 利用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 影响半径R的确定 经验公式法 5.3利用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法 无越流补给时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5.3 利用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 有越流补给时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5.3 利用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 潜水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5.4 常用各种含水层参数的经验值 不同降水量的多年平均入渗系数?值 不同地区的潜水蒸发系数C值 不同渠床岩性、埋深和衬砌情况下渠系利用系数?、补给系数V 不同地下水埋深田间灌溉回归入渗补给系数?m值 不同粒径下的影响半径R经验值 第10讲结束 * 水文地质与地下水 三峡大学水环学院 * 电话 试坑法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土层的体积饱和含水率和田间持水率,然后计算其差值即为给水度。整个测试分如下5个步骤: 第一步是挖一大小适当的试坑,露出欲求给水度的土层,用环刀(一种一端锋利的短圆筒)取土样,烘干称重,测定土样的干容重?干 式中,V——环刀所取土样体积; Gs——烘干土样的重量。 第二步是将试坑内欲测的土层泡水一定的时间,使其孔隙被水所饱和,然后舀干余水,取土样称重,测定重量含水率 (5-16) (5-17) 式中 Gws——湿土样重量 第三步是将土层用湿物覆盖,防止土层水分蒸发。这时,饱和含水量中的重力水下渗,每隔一定时间取土测定土样的重量含水率。 第四步将所测的重量含水率换算成体积含水率 式中 ?w—水的重率, ?w =1.0; Vw—土样中的水体积。 最后,用不同时间的?值点绘曲线(如图5-4),在t=0时刻的?值是体积饱和含水率?s,即容水度或孔隙度,而曲线的水平段,则相当于田间持水率?r,即持水度,两者之差为给水度。图5-4中, ?s =43.3%, ?r =37.3%,因此所测土样(亚沙土)的给水度?= ?s-?r=43.3% -37.3%=6.0%。 试坑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费用不多,但它测得的仅是包气带岩土中某一点的给水度,不能代表整个剖面情况。 抽水试验为现场试验,即在要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含水层布置抽水井和观测孔,通过在抽水井进行定流量抽水,同时观测抽水井和观测孔中的水位变化。分为单井抽水试验和群井抽水试验,群井抽水试验往往用于数值模拟,因此一般采用单井抽水试验。对于单井抽水试验,分为单孔抽水试验(仅一个观测孔)和多孔抽水试验(带有观测孔)。根据是否观测水位随时间变化,分为稳定流抽水试验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稳定流抽水试验是进行三次定流量抽水,每次抽水达到稳定(8小时抽水量和水位保持不变)后,记录稳定抽水量和稳定降深Q1和S0,1 。第一次抽水量较小,降深值也小,称为第一落程或小落程抽水;第二次(或第二落程)抽水量较大,获得第二组抽水量和降深值Q2和S0,2 ;第三落程抽水量最大,获得Q3和S0,3。 利用裘布依稳定流公式进行渗透系数计算时,若没有观测孔而只能 首先根据单井内水位下降值S0与相应的出水量Q绘制出Q~S0关系曲线,如图5-5所示,再按所得曲线类型选择适当的计算公式。 根据抽水井的出水量、水位下降等数据,则应消除抽水井附近产生的三维流、紊流的影响即水跃值,特别是在抽水井水位下降值较大的情况下,最好采用下列方法消除水跃值或渗透阻力。 图5-5 Q~S0关系曲线 ?h2 ?h2是潜水含水层在自然情况下的厚度H和抽水试验时厚度h0的平方差,即?h2 =H2- h02 。 这时适合图5-5中的b型,表明水流通过过滤器及在过滤器内的流动阻力不太大,从而在井壁附近产生的三维流、紊流区的影响不明显,这时可直接应用裘布依公式计算渗透系数。 对于承压水完整井 对于潜水完整井 (5-20) (5-19) 这时适合图5-5中的a型,表明水流通过过滤器及管内水流阻力太大,在井壁附近水流呈三维流、紊流状态,这时不符合裘布依公式的基本假设条件,不能直接用稳定流公式计算。 为了消除三维流、紊流的影响,计算时应要消除阻力。首先,绘制 ~Q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