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介紹.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介紹

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介紹 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廖萬正 前 言 植物生長調節劑可分為植物內生激素及人工合成之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內生激素為:是在植物體內某個部份合成之有機物質,運移至其他部 位因而產生特殊之生理作用,它參與植 物自休眠、萌芽、開花、結果、落 葉等一系列營養生長及生殖生長等階段之生理作用,一般所需之濃度低, 約小於 1mM。人工合成之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以人工化學合成或發酵方法生產 之有機物,其與天然植物內生激素有類似分子構造和生理活性;亦有合成 與植物內生激素不同化學結構之有機物 ,但有某種激素的生理作用,如可 促進或抑制植物生長與分化等生理作用 ,此等有機化合物稱植物生長調節 劑。一般將植物內生激素與植物生長調節劑合稱為植物生長物質。 植物生長物質的類別及生理作用 1998 年 8月在日本召開之國際植物生長調節物質聯合會第 16 屆大會 上,將植物激素種類擴展為8 大類,即生長素類(Auxins)、勃激素類 (Gibberellins, GAS)、細胞分裂素類(Cytokinins CTKS )、離層酸(Abscisic acid, ABA)、乙烯(Ethylene, ETH) 、油菜素甾體類(Brassinosteroids, BRS )、茉莉酸類(Jasmonates, JAS )和水楊酸類(Salicylates, SAS )。 一、 生長素類(Auxins) 生長素主要的代表是吲哚乙酸(IAA),為在 1930 年代發現。IAA存在於 芽鞘尖端、幼葉、芽、根尖及發育中之花芽、子房、花粉、種子與果實中, 老化的葉片。它的運移方向是由頂端向基部運移。生長素若使用較高濃度 時,將會引發乙烯形成,而使其具有乙烯之作用。 1 生長素依其化學結構可分為: 1.吲哚衍生系類(Indole derivatives)化合物:如吲哚乙酸(IAA)、吲哚 丁酸(IBA)等… 2.苯甲酸系類(Benzonic acids):如麥草畏(Dicamba)。 3.萘系類(Naphalene acids):如萘乙酸(αand β-NAA)等。 4.氯苯氧乙酸系類(Chorophenoxyacetic acids):如 2,4-D、2,4,5-T 等。 5.萘氧乙酸系類(Naphthoxyacetic acids):如萘氧乙酸(αandβ-NOA)。 6.砒碇甲酸類(Picolinic acids):如氨氯砒碇酸(picloram)等。 生長素類之生理作用及應用主要有: 1.促進細胞伸長或擴大。 2.引導莖、葉之向陽性及根之向地性。 3.誘導細胞分裂:可促進形成層細胞分裂;促進莖基部細胞分裂而能發 根。 4.保持頂芽優勢,抑制側芽之生長。 5.促進根的形成。 6.促進鳳梨科植物開花:以生長素處理此類植物後,會誘導乙烯形成, 而乙烯可促進這類植物開花,故生長素促進鳳梨科開花之反應是間接 的。 7.促進果實肥大:因能促使細胞擴大及細胞分裂,故能促進果實肥大, 處理花的柱頭,可導致多種作物單性結果如:番茄、葡萄、茄子等。 8.延遲或促進葉片及果實之脫落。 9.改變花性:能使胡瓜或南瓜等雌雄同株植物,促進開雌花形成,減少 雄花。 二、 勃激素(Gibberellins) 1926 年黑澤氏在水稻馬鹿苗病之病菌培養液中抽出的代謝物,能促使 其發生此病,後來經藪田、住木氏等將其主要成分純化而成結晶之形式稱 為Gibberellin(GA,勃激素) 。勃激素由於結構式的不同至目前已發現超過 120 種以上,其命名是依發現先後在GA後加數字來命名,如GA1 、GA2 、GA3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