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录唐文治先生的《李颂韩养庐文稿序》.docVIP

恭录唐文治先生的《李颂韩养庐文稿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恭录唐文治先生的《李颂韩养庐文稿序》

恭录唐文治先生的《李颂韩养庐文稿序》 李 明 二○○五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桐荪?胡邦彦编著的《唐文治文选》一书,里面录有唐文治为我祖父写的《李颂韩养庐文稿序 己巳(1929年) 》文章。编著作者并对文章作了介绍和注释。 在《养庐诗文稿》一书中收录了我祖父写的诗、词和文章。其中有诗五卷:五言古诗十四首、七言古诗二十五首、五言律诗二十七首、七言律诗六十四首、七言绝句八十一首,共计二百十一首;词一卷:十六首;文章六卷:五十二篇。 唐文治在他写的《李颂韩养庐文稿序》一文中对我的祖父评价很高,将他与唐李元宾相提并论。同时也讲到“艺林之士,于其著作文章,必亲自裁定,颂韩则漫不收拾.平生精研经子之学,今检其遗稿,寥寥无几篇。虽其精气灵光,亦偶一发露,而其散亡磨灭者,盖已多矣。” 近年来,我先后在不同的地方陆续找到了一些我祖父的散落的诗文,计有:民国七年〔1918年〕九月由上海苏新书社和苏州振新书社共同出版的太仓李联珪评注国策编年读本4卷四册,这本书还在民国十四年〔1925年〕九月再版;民国七年〔1918年〕九月由上海苏新书社和苏州振新书社共同出版的太仓李联珪评注国策小品5卷;《落叶诗和孙师郑学长》12首;为顾景炎先生吴观岱绘晴窗读画图题诗;缺题诗一首等等。我想随着互联网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我祖父散落的诗文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现将唐文治先生的《李颂韩养庐文稿序》恭录于下: 李颂韩养庐文稿序己巳(1929年) 门人李君颂韩既殁之二年,其孤家俊裒集其遗稿,请序于余。爰属执友朱君叔子⑴,同学陈君柱尊⑵、冯君振心⑶,重加厘订,都为诗若干卷,文三卷。乃叙其简端曰:呜呼!唐韩子铭李元宾⑷墓,称其才高乎当世,而行出乎古人,年仅二十九而卒,后世诵其文而悲之。以为元宾学未成,业未就,遽赍志入地,为可痛也。若颂韩者,学既成矣,而怀其磊落不羁,高出当世之才,堙郁以终,则其可痛固有类于元宾者。 呜呼!人之为寿为夭,与其遇不遇,殆有天焉,岂足道哉!而余独流连凄怆于颂韩者,深有感也。尝谓人生当世所负之责,救世道,正人心而已。迩者蘧庐⑸风雨,讲学无徒,同气相求,邈不可得,幸有如颂韩其人者,方把臂⑹人林⑺,乃悲秋而倏泯⑧。后先御侮⑼,谁与干城(10)?此至足悲者一也。 吾乡文献寥落无征久矣,正大之气,渐以澌減。甲子齐卢之战,闾里蹂躏,如张烈妇、如赵烈女,颂韩亟表扬之,既为之诗,又为之传,复为之立碑以记。于故乡利物济人之事,见无不为。莅吾院演讲无伐善,无施劳,老安少怀(11).庶几乎大同之旨,至今乡人士思之尚有咨嗟流涕者。曰:善人不得而见之矣。此至足悲者二也。 艺林之士,于其著作文章,必亲自裁定,颂韩则漫不收拾.平生精研经子之学,今检其遗稿,寥寥无几篇。虽其精气灵光,亦偶一发露,而其散亡磨灭者,盖已多矣。此至足悲者三也。 昔李南纪(12)叙韩子文曰:“周情孔思,日光玉洁(13)。”颂韩尝以此八字况余文,余笑谓君殆吾之南纪乎?呜呼!孰知颂韩不克见余之全书,而余乃叙颂韩之遗集。然则天之厄颂韩,使不能如南纪,而余之对于颂韩.则不胜元宾无穷之感矣。千里极目,百川横流,览逝者之如斯,哀民今之方殆。余昔挽颂韩词云:“憯憯(14)伯乐空冀北(15) ,哀哀庾信赋江南(16)。”呜呼!尚忍言哉!尚忍言哉! 〔本篇介绍〕 李颂韩(1871-1927)名联珪,太仓人。肄业江阴南菁书院.曾任清政府外务部法部主事,调任商部商标局.其后辞职南归,作者聘任上海实业学校国文教务主任,和作者四十年相随,师生关系很密切。本篇称其磊落不羁,高出当世之才.惜其堙郁以终.蘧庐风雨,讲学无徒!后先御侮.谁与干城?寄慨无穷!文中以韩李作衬,师弟之情,实有过之。哀挽一联,更为凄绝。 〔本篇注释〕 一、宋叔子:名文熊,字叔子,太仓入,作者执友。详见本编《朱君叔子墓志铭》。 二、陈柱尊:名柱,字柱尊,别号守玄,广西北流人,作者门生,淹贯群籍。曾任上海大夏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上海交通大学等校教授,擅长古文,工诗词,著述甚多,有《中庸通义〉、《墨子闲诂补正》、《中国散文史》、《宋玄阁诗文集》等。 三、冯振心:名振,字振心,号自然室主人。广西北流人,作者门生,博览经史,尤长诸子、小学。曾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务主任、桂林迁校代理校长,交通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校教授、中国文学系主任等职。有〈说文解字讲记》、《荀子讲记》、《老子通证》、《韩非子讲记》、〈自然室诗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七言律髓》等。 四、李元宾:唐李观,字元宾,李华从子。贞元进士,举弘辞,授太子校书郎。观作文不沿袭前人,时谓与韩愈相上下,有《李元宾集》。 五、蘧庐:犹传舍也。《庄子·天运》:仁义,先王之蘧庐也。 六、把臂:亲密之义。《文选·刘峻广绝交论》:自昔把臂之

文档评论(0)

dyn5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