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大巧若拙”的工艺美学思想
浅析“大巧若拙”的工艺美学思想
浅析“大巧若拙”的工艺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传统的工艺美学原理,大都是从其功能的合理性、因势造型的巧妙性、人们精神需要的适应性、道器同一的确定性、文质彬彬的统一性等多方面来论述工艺美术作品的美学特征属性。而对于巧法造化,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或者说强调造物观的天然存在、固然合理的美学原理,则较少涉及,尤其表现在工艺美术的美学研究领域,涉及更少。明代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曾讲到中国古代造物的最高境界当为“虽由人作,宛若天开”[1]。他道出了中国古代造园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的就是作品虽为人所造之物,但其又具有天然合理、浑然天成的技术美。这种观点与我国古代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李耳的《老子》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美学观点相似。其意为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不作修饰的。在此,笔者就“大巧若拙”的美学观点展开论述,分析其在工艺美术领域表现出的美学特征。?
老子所谓的“大巧若拙”,我们可以理解为那种高超的技艺,即通过人为的艺术加工之后并不露痕迹,而更显自然稚拙、富有生气,恰似天造。“这种巧是大巧,绝非一般的技巧、技能。一般的巧可凭借人工的力量达到,而大巧作为最好的巧,是最一般的巧的超越,它是绝对的巧,完美的巧。大巧就是不巧,故在此老子以‘拙’来表达这种高度的巧。”[2]244其本质也就是人工创造的“自然”之美。庄子也曾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他讲的也是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荣枯,这些都是由于“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的本根、自然的伟力所致,人在宇宙本根面前,只有虔敬、敬畏才是本分。其强调了自然界的伟大,也强调了大自然之美乃天地之大美的核心理念。大自然之美和人工自然之美两者虽然造物的方式不同,其实质则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即“自然的美”。这里的“自然”并非是大自然,而是天然合理、浑然天成之意。两者都为追求这种美的意境而存在。而这种美的意境或者说美感,更多的时候表现的是一种形而上的自然意识形态。?
一、大巧若拙之美,美在“自然”?
所谓的美在“自然”,即是讲其为素朴纯全之美,自然天成、不强为、无机心、不造作,朴素而不追求浮华。其表现在工艺美术作品之上,即为造物材料的天然性、无毒无害、绿色环保,不逆自然之法,顺应阴阳四时天地之法。在造型观念上,表現为:不违其势、择势而趋、因势造型。在加工技法上,表现为:不违其质、顺其自然之属性。加工技法、成型工艺等皆要以熟练可行之法为之,切不可因技术、材料、工艺的特殊性而限制了工艺美术品的加工制造,限制其自然属性的表露。在其装饰方面,则要强调其文质彬彬,即其功能一定要与装饰进行结合,切不可为装饰而装饰,忽视功能本体的重要性;也不可一味地重视功能性,忽视其本身的材料、造型的特殊美感。具体来说,则是需要工艺美术工作者因情况而决定其作品是以功能性为主体,还是以装饰性为主体。如,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伏虎》石雕,采用一种整体写意的表现手法,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形貌,因势造型。虎的身躯借助了石料自然起伏的形态变化。虎身蜷曲的毛皮则是顺着石料天然的纹理,运用线刻手法刻出斑纹,线条明快、简练自然,整体气势磅礴,再现了猛虎伏击时的精彩瞬间。?
二、大巧若拙之美,美在枯槁的朴素?
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喜欢吟诗作赋,以抒发胸中之情。如,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散曲小令里罗列了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一些具体的物象,这些物象单个看来,不过是一些非常平凡朴素的事物,也不具备多么深刻的、有意味的形式。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们联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生动的《游子思归图》,它“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它字字写秋光秋色,又字字写人意人情,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3]126。《天净沙·秋思》中这种平淡中见真情、朴素中见深刻的手法,体现的正是一种“大巧若拙”之美,是美在枯槁的朴素的表现。当然,这里的“拙”,并不是一种枯寂、枯槁、寂灭,而是对活力的呈现。例如图2吴鸣的《大语系列》,其创作融合传统紫砂造型工艺,运用单纯的划痕纹理来演绎现代性的装饰手法,风格朴素,单纯自然。作者通过再造古典理想,重构象征谱系,使之从精神内涵和审美功用上,真正融入当代文化语境,传达出现代人文格调与现代审美取向。同时这也是艺术家观念更新和技艺重组后的一种升华。?
这种枯槁朴素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之美,表现在工艺美术领域,则更多地涉及到对作品精神性的分析。工艺美术作品的功能性与审美性,两者不可分离,但是工艺美术作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洋葱的吃法.doc
- 洗澡堂内的安全提示语.doc
-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赏析与典故.doc
- 洗浴市场调研分析_0.doc
-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那首诗及赏析译文.doc
- 洛阳免费旅游景点大全.doc
- 洛阳行心得体会之做一名幸福的老师.doc
- 洛阳市停车场管理规定 全文.doc
- 津补贴发放情况自查报告.doc
- 活出生命的精彩议论文.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