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火计划.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蓝火计划

在“蓝火计划”漳州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陈 冬 2010 年 1 月 18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蓝火计划”漳 州启动仪式,这是漳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促 进我市科学技术进步、产业技术创新、经济加快发展将产生 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蓝火计划”落户漳州、中国高校技术 转移中心漳州中心和六个特色技术转移示范基地正式成立, 充分体现了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科技部、省 直部门及有关院校、科研机构对我市的关心与支持。在此, 我谨代表漳州市委、市政府向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专 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漳州位于福建省最南端,与台湾隔海相望,现辖八县二 区一市,人口 475 万人,陆域面积 1.29 万平方公里,海域 面积 1.86 万平方公里。漳州自然条件优越。属亚热带季风 性湿润气候,发展农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素有“四时花不 谢,八节果飘香”的美誉,历来就是有名的水果之乡、花卉 之都、水产基地。漳州是国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又是国家 首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出口占全 · 1 · 省一半,是全省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农业出口创汇基 地,全国重要的花卉生产出口基地和集散中心。先后被中国 食用菌协会和中国罐头协会授予“中国食用菌名城”和“中 国罐头之都”荣誉称号。漳州港口资源丰富。全市海岸线长 达 715 公里,拥有 20 多个天然深水港湾,可开发建设万吨 级以上码头 130 多个,现已建成生产性泊位 54 个,其中万 吨级以上泊位 10 个,15 万吨级泊位 2 个。特别是招银、古 雷两个深水港区靠近国际主航道,港湾不淤且避风条件好, 水深和锚地条件可满足建设第六代集装箱码头和 30 万吨级 大吨位码头群的需要。漳州对台优势独特。是台湾同胞主要 祖籍地、台湾文化主要发祥地、台商投资密集区,台湾现有 人口中约 40%祖籍在漳州,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来漳 参访时曾经说过:在台湾几乎每两个人就有一个祖籍在漳 州。漳台两地血脉相承、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文化相连, 经贸往来十分密切。截止目前,我市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 534 家,实际利用台资 56 亿美元,在全国地级市中仅次于东 莞、苏州,位居第三。台塑、统一、泰山、天仁、灿坤等台 湾著名企业或上市上柜公司先后落户我市。漳州文化底蕴深 厚。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昌盛,名人荟萃,古代 有陈元光、朱熹、黄道周等鸿儒硕士,近代有林语堂、杨骚、 许地山等文化名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3 个,芗 剧、木偶剧以及木偶雕刻、剪纸艺术享誉海内外,世界文化 · 2 · 遗产南靖、华安土楼、宋城遗址赵家堡、朝圣宝地三平寺、 千年古刹南山寺、东山关帝庙等一批自然人文景观蜚声海内 外。漳州交通方便快捷。是国家级运输枢纽城市,福建省南 部重要交通枢纽。鹰厦铁路,324、319 国道,沈海、漳龙高 速公路贯穿全境,厦漳跨海大桥、港尾铁路已经开工建设, 厦深、龙厦铁路将于 2011 年建成运营。境内正在建设和即 将建设的高速公路还有 8 条。漳州生态环境优良。全市森林 覆盖率达 62.5%,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个、省级自然保 护区 2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4 个、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县 6 个,生态示范试点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61.2%。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海峡 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海西建设、漳州先行”发 展主线,深入实施“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 兴市”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海峡西岸港口大市、工业强市、 生态名市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2008 年, 全市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超 1000 亿元、财政总收入超 100 亿元的“双超” 目标,经济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去年在全 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市经济继续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全 年地区生产总值 1113.17 亿元,增长 13.3%;财政总收入 113.79 亿元,增长 1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 70.95 亿元, 增长 17.3%。全市现已形成食品、电子、机械、电力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