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复习知识点分析
对环境的察觉
【知识点1】感觉世界:
1.?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
(1)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传入神经中枢,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2)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但感受器只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不能形成感觉,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
(3)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通常把它们叫作感觉器官。人的主要感觉器官有听觉、嗅觉、视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
2.?皮肤的感觉功能
(1)皮肤内分布着多种感受器,可以感知外部环境的多种刺激,如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
(2)当皮肤受到针扎等损伤性刺激时,会产生痛觉。痛觉对人体非常重要,在皮肤的诸多感受器中其对人体的保护作用最大。
(3)人的指尖的触觉最敏感,人的手背对冷热感觉最敏感。
3.?鼻和嗅觉
(1)嗅觉的形成:物体的香味进入鼻腔,嗅觉神经末梢接受香味的刺激后,通过嗅觉神经将此信息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分析从而形成嗅觉。
(2)嗅觉的特点:
①易疲劳;小孩子的嗅觉往往要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
②易适应;古语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嗅觉适应导致的。
③差异大;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④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4.?舌和味觉
(1)味觉的形成: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使其产生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经大脑分析后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
INCLUDEPICTURE \d /ewebeditor/uploadthemes/2016/06/14/20160614152947889001.jpg \* MERGEFORMATINET
(2)舌具有味觉的功能,舌的表面有许多味蕾,其内有味觉感受器——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舌对苦味最敏感的区域是舌根,对甜味最敏感的区域是舌尖,对酸味最敏感的区域是舌两侧的中部,对咸味最敏感的区域是舌两侧的前部。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作用的结果。
【知识点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一)声音的发生条件: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条件
我们知道一些物体在振动时会发出声音,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那声音是怎么传到人的耳朵里的呢?靠什么传播呢?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科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能在空气中传播。声音能在固体中,液体中传播
(1)土电话??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INCLUDEPICTURE \d /ewebeditor/uploadthemes/2016/06/14/20160614153025535001.jpg \* MERGEFORMATINET
(2)花样游泳队员能听到岸上的音乐,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
(三)声音传播的形式——声波
1、往水中扔一块石头,水波在水面上一圈圈地扩散,形成水面波。
2、同理,当声源振动发声时,空气发生了疏密的变化,其实也是一圈圈地扩散,只是看不见而已。
水面波——向外扩散的圆形波纹,声音也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声波的用途:超声波粉碎胆结石,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利用声音的反射)。
INCLUDEPICTURE \d /ewebeditor/uploadthemes/2016/06/14/20160614153025771002.jpg \* MERGEFORMATINET
?
(四)声音传播的快慢
1、受温度影响:对于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传播越快。
对于空气来说,温度上升1℃,速度提高0.6m/s
2、受介质影响:固体??液体??气体(由快到慢)??
识记:在15℃的空气中,声速为340m/s
【知识点3】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1)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
INCLUDEPICTURE \d /ewebeditor/uploadthemes/2016/06/14/20160614153104240001.jpg \* MERGEFORMATINET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导声波。
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到内耳。
咽鼓管: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保护耳膜。
半规管和前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
耳蜗:内有液体和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声音振动刺激。
(2)听觉的形成: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振动→耳蜗→听神经→大脑。
(3)双耳效应: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2.?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
①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振动的快慢和频率有关。振动越快,频率就越大,频率越高,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