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哥德尔研究综述论文.doc
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哥德尔研究综述论文
哥德尔(Kurt G del,1906—1978)在20世纪上半叶短短十年间(1929-1939) 就使数理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他的思想对逻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算法信息论、哲学和认知科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王浩(enger)的《追忆哥德尔》Memoyies of Kurt G del(1982)以及辛迪卡(Jaakko Hintikka)和约翰 道森的两部新作《哥德尔》On G del (1999)和《逻辑两难:哥德尔的一生》Logical Dilemmas-The life and addy)发表在《符号逻辑杂志》上的《当代柏拉图主义的根》The Roots of Contemporary Platonism(1989)、载于《符号逻辑通报》上的查尔斯 帕尔森(C.D.Parsons)的《哥德尔思想中的柏拉图主义和数学直觉》Platonism and Mathematical Intuition in Kurt G del’s Thought (1995创刊号) 和他的《蒯因和哥德尔论分析性》Quine and G del On Analyticity(1995)、克勒(E.K*hler)的《哥德尔与维也纳学派:柏拉图主义反对形式主义》Kurt G del And Vienna Circle:Platonism Against Formalism (1991)等文章,对哥德尔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均提出了一些独到的分析,极具启发意义。
最为国人熟知的恐怕是霍夫斯塔特(Douglas Hofstadter)的《哥德尔 艾舍尔 巴赫 :一条永恒的金带》以及彭罗斯(R.Penrose)的《皇帝新脑》The Emperor’s Ne And Mind (1982)鲁卡斯(J.R.Lucas)的“心,机器和哥德尔”Mind, Machines And G del (1996)、菲夫曼的“彭罗斯的哥德尔论证”Penrose’s G delian Argument(1996)、爱迪斯(T.Edis)的“哥德尔定理如何为人工智能提供支持?” Ho Supports the Possibility of Machine Intelligence?(1998)、麦克马尔(McMall)的“图灵机能知道哥德尔语句是真的吗?”Can a Turing Machine Kno And Algorithemism :Can Machines Think ?(1993)引用哥德尔本人的解释,详尽讨论了直接应用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是否能够推出“人心胜过计算机”的结论这个哥德尔本人也感兴趣的问题。
进入80年代以来,哥德尔纪念活动纷纷在各地举行。1986年一部电影剧本 《库尔特 哥德尔:一个数学神话》Kurt G del: A Mathematical Myth 问世,同年在维也纳等地召开了三个缅怀哥德尔的集会。 1987年“哥德尔学会”在奥地利正式成立。1992年在巴黎举办了部分欧洲学者参加的哥德尔定理专题会议并出版了由沃考夫斯基(Z.athematics , puter Science And Physics -- Kurt G del’s Legacy(1996)。 哥德尔的一生是专注于基础理论研究的一生,是执着于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的哲人科学家的一生。从各种文献中我们完全可以断言,哥德尔不仅以其精湛优雅的科学工作对整个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以其超越时代的深刻思想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哲学遗产。他毕生工作的领域为逻辑、数学、理论物理和哲学。1906年哥德尔生于奥地利的布鲁诺,1924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最初主修理论物理,后转修数学,1928年受维也纳学派影响对数理逻辑发生兴趣。1929年—1939年间相继作出数理逻辑领域中几大贡献:一阶谓词逻辑的完全性、数学形式系统的不完全性、连续统假设相对集合论公理的一致性以及不大为人所知的关于直觉主义及其泛函解释的结果。1940年起哥德尔由维也纳移居美国,直到1978年逝世一直在普林斯顿研究院工作。这期间除了一直未间断集合论问题的思考,并有五年时间热衷于广义相对论研究外,大部分精力致力于哲学研究。根据现有国外哥德尔研究文献看,他的哲学大致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未予系统化阐述的一般哲学观,另一部分是阐述较为集中且内涵丰富而深刻的数学哲学。他曾有过(不曾实现的)建构“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的大规划,他的哲学试图追随莱布尼兹,借鉴胡塞尔现象学方法,利用现代逻辑工具建立一种公理化的取单子论形式的形而上学。哥德尔晚年对自己的一般哲学观所作的概括是“唯心主义的、理性主义的、乐观主义的和神学的”,而将自己1925年以来的数学哲学立场概括为“数学实在论”或“概念实在论”。他曾花费一部分精力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语·学而》读与思之二论文.doc
- 《论语》“夫子不为卫君”章的政治哲学解读论文.doc
- 《论语》对当代中学生的文化影响设计论证论文.doc
- 《诗经》中的乡土情韵论文.doc
- 《课程标准》与教学理念的改变论文.doc
- 《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特点浅见论文.doc
- 《财务管理》教学中插值法的快速理解和掌握论文.doc
-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之我见论文.doc
- 《赤壁》:给全世界讲三国的故事论文.doc
- 《赤壁之战》新论论文.doc
- 铁路隧道底鼓风险动态评估与综合整治技术的深度剖析与实践应用.docx
- 吸收犯存在范围的多维审视与界定.docx
- 大学生陌生人信任度:现状剖析与影响因素的深度探究.docx
- 全球金融危机下上海经济学门类毕业生就业的冲击与调适:基于多维度的剖析与展望.docx
- 小型软件团队敏捷风险管理:策略、实践与优化路径.docx
- 锦红片在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探究.docx
- 法治视角下我国湿地保护的困境与突破.docx
- 从法律基石到多元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深度剖析与展望.docx
- 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的法治化进路.docx
- 基于ORACLE的校园一卡通消费系统设计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