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万林湖边坡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教程.doc

惠州市万林湖边坡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教程.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1. 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 1.1. 编制说明 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及透标书的要求,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结合我公司的人力、机械设备、技术及类似高边坡工程的实际施工经验,编写本施工方案。 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为本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提供纲领性的文件,用以指导高边坡加固工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以及其他关联项目的施工管理,确保优质、快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1.2. 编制依据 1.2.1.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边坡支护方案图纸2007.6.5。 1.2.2. 《惠州鹏基山背坑项目二期多层及小高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电子版,粤东工程勘察院,2006; 1.2.3 现场地质调查、踏勘情况; 1.2.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2.5.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2.6. 《土层锚杆设计及施工规范》(CECS 22:99); 1.2.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2.8. 《石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2.9.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 1.2.10.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1.2.11. 《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1.2.12.《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1.2.13. 国家现行其它施工规范及标准; 1.2.14. 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1.2.15 国家、广东省及深圳市建设建筑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标有关规定。 2. 工程概况及施工目标 2.1. 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惠州市林场山背坑,规划总用地面积87132 m2,总建筑面积63438.3m2,住宅区建设用地面积62008.3 m2,内设别墅区、会所等配套建筑。 本次区内需治理的边坡共有4面,Ⅰ号边坡位于E1~E6建筑群后,长度约150m,坡高5~14m,坡度1:0.5左右;Ⅱ号边坡位于H3~H5中高层建筑后,长度约170m,坡高3~20m,坡度1:0.4~1:0.5;Ⅲ号边坡为临时支护边坡,位于G1~G4别墅区后,长度约215m,坡高5~26m,坡度1:0.3左右;Ⅳ号边坡位于G7~G12蝶式别墅区后,长度约150m,坡高3~23m,坡度1:0.5左右。 2.2. 现场工程地质、水文概况 2.2.1 地形、气象特征 场地属丘陵及山前冲沟地貌,部分经人工推平改造,场地大部分现为裸露山丘,场地局部为山沟积水洼地,场地地势高低不平,场地地形起伏变化大。 惠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年日照总数2000多小时,年平均气温22度,7月平均气温28.3度,1月平均气温13度。四季长青,全年无霜期达350天左右。.2.2 岩土层结构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本次勘察查明,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各边坡范围内地层有坡积层、残积层和侏罗系全、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风化带。现分述如下: (1)粉质粘土Q4dl:黄褐~棕红色、硬塑;捻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较高;含砾5~25%,砾径2~30mm,次棱角状~亚圆形,磨圆度较差,为坡积成因。标贯范围12~21击, 平均14.0击;层厚0.60~10.40m,层顶埋深0.0~9.60m,层顶标高30.54~74.16m。 (2)粉质粘土Q4el:紫褐~灰黄~灰白色、硬塑~坚硬;残留原岩结构,捻面较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遇水易软化崩解,残积成因。本层取土样2组;标贯试验5次,范围13~28击, 平均22.8击; 层厚0.90~6.70m,层顶埋深0.00~5.70m,层顶标高35.17~52.00m。 (3)全风化泥质粉砂岩J:灰黄~灰白色;原岩结构尚可辨,岩芯呈坚硬土柱状,大部分矿物已风化成土,手可捏散;标准贯入试验7次,范围10~41击/30cm,平均32.2击;层厚2.40~6.00m,层顶埋深0.0~10.30m,层顶标高31.08~59.58m。 (4)强风化泥质粉砂岩:黄褐~灰黄色;岩石风化强烈,部分矿物已风化成土,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石状,碎石手可折断,风化不均匀,夹碎块状中风化岩块,此层中做标贯试验24次,次均大于50击;揭露厚度0.50~34.10m,层顶埋深0.0~16.20m,层顶标高26.28~73.06m。 (5)中风化泥质粉砂岩J:灰黄~青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泥质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局部成柱状,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泥质;泥钙质胶结;泥质粉砂结构,裂隙较发育,裂面铁质渲染;钻探揭露厚度0.40~18.10m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