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霍林郭勒市污水处理扩建工程
水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通辽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0 0三年二月1.总论
1.1任务的由来
霍林郭勒市位于通辽市北部,南邻扎鲁特旗,西南临近赤峰市阿旗,西北部和锡盟的东乌旗、乌拉盖开发区接壤,东北部和兴安盟的科右中旗交界,是一个新兴的煤炭工业城市。霍林郭勒市于1985年11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建市,总面积585km2,现辖二区(珠斯花区、珠斯花火车站区)一镇(沙尔呼热镇)三个办事处一苏木(达莱胡硕苏木)辖十个嘎查村。该市于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省辖市)和对外开放城市(县级市),有蒙古、汉、回、满、朝鲜等民族,珠斯花区与沙尔呼热镇相距15km,其中珠斯花区为霍林郭勒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市的主要居住区。
霍林郭勒市为霍林河的源头城市,霍林河自南向北流经霍市,后转东流出。霍林郭勒市现有人口6.8万人,根据霍市的总体规划到2015年人口达到15万人,由于霍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迅猛增加,工业废水及生活用水排放量的增大,现有排水基础设施远远满足不了霍市发展的需要,有些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霍林河,不仅对霍林河水质产生严重污染,而且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加重了霍林河流域的污染,将严重影响下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解决霍市污水污染问题,改善霍林河水体环境质量,提高人民居住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霍林郭勒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对霍市污水治理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在广泛收集资料,并根据霍市总体规划,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扩建霍林郭勒市污水处理工程,对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进行治理。为确保该项目尽快实施,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根据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霍林郭勒市双兴水暖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通辽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霍林郭勒市污水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2编制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⑸《中国环境影响评价》;
⑹《霍林郭勒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⑺《霍林郭勒市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⑻“关于上报《霍林郭勒市污水处理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告”,通计投字[2002]488号;
⑼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霍林郭勒市污水处理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内计投字[2002]2068号)。
1.3采用标准
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
⑵《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
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
⑷《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J3082-1999);
⑸《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
2.项目概况
2.1拟选厂址
根据霍林郭勒市城市整体规划,本项目在原污水处理厂内扩建。原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区东北部,附近无居民区,东侧为霍林河,西侧为市加油站,南侧为冷库,北侧为粮库,地理位置见附图1。
2.2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设计规模为4.0 万m3/d。其中,扩建规模为3.5万m3/d(原处理厂规模为0.5万m3/d),回用水系统规模为1.5万m3/d。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污水处理车间、进水泵站、出水泵站、沉淀池(4个)、污泥干化场、污水回用泵站、锅炉房、配电间等其它配套设施。
工程总投资为5307.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107.9万元,其中管网工程投资3004万元,设备投资1539.7万元,其它费用为348.4万元,预备费215.8万元。建设期为2年,2005年8月投入运行。
项目扩建后,全厂总定员为63人,包括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人员。本项目生产为连续式生产,实行四班三运转制,8小时/班,管理人员采用白班兼值班制。
3.工程分析
3.1处理工艺
㈠工艺方法
针对霍林郭勒市污水排放特点,充分考虑霍林郭勒市现状,并参照其它地区污水治理情况,本工程仍采用原污水处理工艺方法进行处理,即一级污水处理+污水库+土地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该方法于1995年被国家中科院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因此本报告不在另选其它处理方案。
㈡工艺流程简述
⑴以污泥微生物消化为中心的一级处理系统
污水进入一级处理场首先经沉砂后,进入沉淀池,大约经过1.5-2 h沉淀,上清污水溢流而出,通过加氯消毒接触池(加氯量10-15mg/L,接触时间为15-20 min)外排,通过加压与自流进入污水水库。污水在沉淀池中下沉污泥,定期打入污泥消化塔,大约经过20 d左右中温消化后,其大肠菌和病虫卵等被消化杀死,污泥排放到污泥干化场,干化为污泥干,定期运往土地处理系统实行林地施肥。
其中,工艺设计参数为:
①格栅池(吸水池)长10m,宽8m,格距10mm,过栅流速0.7m/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