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演讲1】分析
【專題演講 1】
主講人 /陳德星科長
內政部營建署新市鎮建設組科長
觀光發展與宜蘭地貌改造的關係
—沿著文化觀光發展軸線傾向的地貌改造
【演講大綱】
壹 、前言
貳 、標竿觀光地景的建構
一 、「環境觀 」的政策抉擇
二 、標竿觀光地景的建構與效應
(一 )持續觀光政策的宣示與行銷
(二 )觀光計畫擘劃與實踐
(三 )標竿觀光地景創作環境的建構
(四)標竿觀光地景重點投入激起地貌改造效應
(五 )行政菁英專業化質變的影響
參 、文化觀光地貌改造的區域化
一 、文化觀光傾向的地貌改造思維
(一 )鄉土文化的復建
(二 )傳統藝術的薪傳
(三 )歷史空間保存活用的新思維
二 、文化觀光地貌改造的區域化擴散
(一 )區域公共工程文化藝術化
(二 )節慶活動的地貌改造效應
肆 、結語
伍 、參考資料
專題演講 1—觀光發展
與宜蘭地景改造的關係 52
【演講資料】
壹 、前言
宜蘭從 1981 年起 ,在陳定南縣長體察台灣 「經濟掛帥 」衍生嚴重環境公害 ,
以及盱衡宜蘭工業發展的困境 ,「觀光政策 」成為 「環境觀 」發展途徑的抉
擇 。以 「環境觀」作為觀光推動的基礎 ,如何建構觀光地景 ,編織區域觀光
地貌和形塑整體觀光環境氛圍 ,成為歷任縣長觀光施政重要課題 。觀察宜蘭
觀光發展 ,從政策確立 、政策持續 、政策內涵補充 、政策實踐 、政策效應等
等 ,存在著且戰且走的實驗性的挑戰 。然而透過地方國家機關決策者強力主
導 ,以其統制的行政部門結合專業組織的觀光軟硬體貫徹實踐 ,形塑文化觀
光的氛圍 ,激發實質的觀光經濟誘因 ,引發一系列文化觀光傾向的區域地貌
改造效應 。茲就觀光發展與地貌改造關係論述如後 。
貳 、標竿觀光地景的建構
一 、「環境觀 」的政策抉擇
宜蘭在客觀條件不利於工業發展 ,同時亦不具全國性等級的觀光資源條件 ,
1981年陳定南初任縣長 ,經由區域發展環境優先 ,以及對台灣工業發展造成
環境嚴重污染的反射性思辯的綜合結論 ,確立觀光發展成為宜蘭地方國家機
關重要施政政策 ,透過不斷的宣示和行銷 ,持續形塑及強化 「觀光政策 」議
題和實質施為 ,造就了 「觀光政策 」的正當性 ,同時也啟動了觀光地景建構
的機制 。
台灣從 1960年代的工業起飛 ,歷經 70、80乃至 90年代追求工業發展 ,「經
濟掛帥 」擔綱了這個時期從中央到地方發展的主軸 ,創造了 「台灣經濟奇
蹟 」。在大環境追求工業發展的氛圍中 ,宜蘭為政者縱使圖求工業發展 ,在
受制於對外交通的困境 ,相對區位條件不利 ,工業投資必然裹足不前 。
1981.1.13前國民黨籍縣長李鳳鳴在台灣北部區域計畫擴大修訂重要主題宜
蘭縣徵詢會議上認為 :宜蘭氣候好 ,又有溫泉 、地熱 、太平山 、礁溪風景美
麗 ,故觀光事業發展之潛力甚大 。1982.5.3陳定南上任的第一次施政總報告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