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章薇-培训课件.ppt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章薇-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刺体位: 要求穴位充分暴露,肌肉充分放松,体位舒适安稳,且能保持持久。 针刺操作: 诸穴均每日针刺一次,留针20分钟。 经筋刺法 关键技术--透刺方向: 太阳透地仓:进针后透刺2.5寸。 阳白四透:一穴四透,分别针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 四白两透:一穴两针,分别针向目内眦、目外眦; 经筋刺法 要点 针刺手法应轻柔,防皮下出血。 透穴切不可穿透皮肤,以免增加痛感、感染及患者恐惧感。 注意缓慢起针,并按压2-3分钟。 西医常规治疗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 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功能康复。 治疗原则 1、改善水肿—皮质类固醇激素; 2、改善循环—地巴唑等; 3、营养神经—维生素B族等可促进髓鞘的恢复; 4、康复理疗—局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 面神经炎的辨证调护 面部避免吹风受寒,用温水漱口、洗脸,必要时可带口罩、眼罩防护。 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易侵入,每日点眼药水2~3次,夜间可涂眼药膏,防止暴露性角膜炎。 调节情志,少言笑。 饮食忌生冷、辛辣、腥发之品。 加强面肌表情肌锻炼。 谢谢 湖南省中医适宜技术 推广培训讲座 章 薇 教授 面神经的生理特点 1 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 2 面神经炎的诊断要点 3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5 面神经炎的辨证用药 4 面神经炎的辨证调护 6 面 神 经 第Ⅶ对脑神经。(混合神经)位桥脑下部,支配面部表情肌、泪腺,司舌前2/3味觉、外耳道感觉。 1、运动功能: 上下组面肌运动。 2、感觉功能: 舌前2/3味觉。 面神经的生理特点 面神经炎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以一侧面部肌肉急性无力或麻痹为特征。为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 中医针灸治疗该病有提高恢复率和缩短疗程的作用。 发病急速 青壮年多见 多为单侧 冬春或秋冬较多 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 可能是面神经急性病毒感染、风寒、自主神经不稳等导致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神经缺血水肿而产生的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水肿 不同程度轴突变性 髓鞘肿胀脱失 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 面神经炎的诊断要点 病前受凉吹风史,少数患者病前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一侧或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之周围性面瘫(小脑桥脑角、脑干病变、手术损伤、腮腺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面瘫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表现同侧上下面肌瘫 常见核或核以下病变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病灶对侧下部面肌瘫 常见于脑血管病 周围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 诊断思路 镫骨神经以上 茎乳孔以外 鼓索神经损害 膝状神经核损害 周围性面瘫 定位诊断 伴听觉过敏、舌前味觉障碍,唾液腺分泌障碍。 单纯性面瘫的表现。 伴舌前味觉障碍,唾液腺分泌障碍 伴展神经麻痹对侧锥体束征 耳后剧痛,外耳道疱疹,舌前味觉障碍,泪腺、唾液腺障碍 面神经核损害 急性期 静止期 恢复期 发病7天内 发病后7-15天 发病后15天以后 面神经炎的诊断要点 冈上目 冈下目 足太阳经筋 足阳明经筋 手太阳经筋 足阳明经筋 手阳明经筋 眼 部 口颊部 面神经炎属经筋病变 面 部 经 筋 面神经炎 风热之邪 风寒之邪 络脉空虚 气血痹阻 肌肉纵缓 不收 经筋失于 濡养 面神经炎的病因病机 中医病机 风寒型 风热型 正虚型 兼有风寒表证 多有面部受凉史 兼有风热表证 多继发于感冒发热 兼见面色淡白, 神疲头晕等症 发病初期 恢复期或 病程较长 面神经炎的辩证要点 口角歪斜 眼闭不全 额纹消失 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口眼歪斜 眼闭不全 额纹消失 舌红苔黄 脉浮数。 面神经炎的辨证用药 口眼歪斜 眼闭不全 额纹消失 疲倦乏力舌淡红苔 薄白,脉 虚无力。 小续命汤± 桑菊牵正散± 补阳还五汤± 风寒型 风热型 正虚型 面神经炎的辨证用药 口眼歪斜 眼闭不全 额纹消失 口角洗涎 苔白腻脉滑。 口眼歪斜眼闭不全额纹消失面肤不仁日久不愈舌紫暗,脉涩。 牵正散加减 通窍活血汤加减 风痰 阻络 瘀阻 面络 治法: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 穴位: 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少阳经腧穴为主。 阳白、四白、太阳、迎香、地仓、颊车、牵正、颧髎、翳风、合谷。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针刺方法: 阳白透刺鱼腰、攒竹、丝竹空; 地仓透刺颊车或透牵正; 迎香透刺上迎香或四白; 颊车、牵正透刺太阳或迎香; 四白、太阳、牵正直刺; 颧髎、翳风、合谷直刺。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