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双孢蘑菇与棕色蘑菇品比试验.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食用菌201l。30(2):31-32 ISSN1003-8310 CN53-1054/Q EDIBLEFUNGIOFCHINA 白色双孢蘑菇与棕色蘑菇品比试验掌 陈顺灿,苏惠荣,王钦良 ({llf建省福安市食用菌办公室。福建福安355000) 经过对茵丝生长。子实体形态特征和产量、质量以及生物学效率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双孢蘑菇W2000、W192这 株产量都较高。质量较好。值得进行中试验证后推广应用。 关键词:蘑菇;品种;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64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3-8310(加11)舵—∞3l—02 2008年8月笔者承担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1.6后发酵工艺 和福建省农业厅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下达的“2008年福 前发酵的培养料子10月17日上床,pH值为7.8,含 建省国家级食用菌新品种试验与展示项目”的任务以来. 水量68%。当天中午ll时开始升火加温进行后发酵,15 时30分料温达到60℃~62℃.保持12h.下降50℃一55℃ 并按照省食用菌总站(2008)6号文通知要求,制定了项 目技术实施方案。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保证 控温培养7d。后发酵的培养料呈棕褐色,放线菌繁殖密 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本项目至2009年4月底 集,料表面遍布腐殖霉,料香有弹性,pH7.2,含水量 结束,现将该项目试验与展示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62%左右I“31。 l材料与方法 1.7播种管理 1.1试验地点 lO月27日播种.采用麦粒种撒播.每110m2用种量 d一4 试点设置在康厝乡邮亭村。菇棚结构为塑料菇房。试 150瓶(500mL葡萄糖瓶)。播种后密闭菇房3 d。24 验栽培与展示面积l500m2。 h菌丝萌发.48h开始吃料。4d后开始少量通风。7d后 1.2供试菌株 d一12 加大通风量,ll d菌丝透床底Im。 白色双孢蘑菇W2000、W192、AS2796(对照)、棕色1.8疆土管理 覆土采用稻田去表皮20cm下的泥沙壤土.加入l% 蘑菇MC441、MRC948—2等5个菌株。菌株来源为福建省 农科院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提供4个菌株。福建农林大学 石灰粉调节pH值.放置阳光下曝晒备用。11月12日, 覆粗土后.随即覆盖50%的细土量。次日以3%的石灰水 菌物研究中心提供1个菌株(棕蘑MRC948—2)。经我办 自行扩接培养成原种和栽培种。 d后喷施0.1%的施保功。 调节pH值。使土粒捏得扁.2 1.3培养料配方 防止疣孢霉病。以后逐渐调节水量,停水保温萌发菌丝。 稻草30250 000 7d后再覆盖1层湿润的细土粒12.31。 kg、牛粪27kg、尿素450kg、复合 肥(氮、磷、钾各含22%)600 1.9出菇管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