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唐五代的雕塑艺术
隋唐五代的雕塑艺术
隋唐大一统的局面,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促进了艺术的发展。隋唐的雕塑艺术,正是对南北朝时期各地不同风格的雕塑进行大融合、大发展的结果,成为雕塑史上继魏晋南北朝以后又一高峰。隋唐时期,雕塑受到高度重视。其一是由于统治阶级为了显示帝王权威大兴陵前石雕和墓中随葬俑人,其二,隋唐时期,佛教几近国教,佛教造像遍及全国。隋唐统治者继秦、汉、南北朝之后,为自己大造陵墓,并在陵前广设石雕人马作为仪卫,仅 唐十八陵 前的石人石兽就不下数百件。而且,所有雕像和墓内俑人都以现实为依据,运用写实手法进行雕塑,作品精致完美、绚烂成熟,足以与质朴道劲、含蓄蕴藉的秦汉雕塑,健壮精练、极富装饰意味的南北朝雕塑相媲美。
隋唐雕塑作品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可以看出隋唐人对现世的满足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种自信豪迈的气度和神采瑰丽的风貌,使隋唐雕塑艺术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成就空前。
从佛教题材的雕塑来说。隋唐不仅提倡固有的道教,而且不限制外来的其他宗教,准许它们在中国建寺传教。尤以佛教流行最广。佛教造像此时趋向于世俗化,如佛、菩萨或天王、力士等。那美仑美奂的菩萨或观音像,把广大人民对于人世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用光彩美丽的艺术形象充分表达出来,成为人世间美与善的象征,体现了唐代民间雕塑大师卓越的创造才能和天才的艺术感受力。
隋、唐,尤其是唐代佛教造像,在造型方面有明显的特点,即强调对典型形象的刻画和主题的突出。唐代佛教造像,与魏晋时期相比,宗教色彩大为减弱,手法更为写实,更接近生活,更具人间意味。
唐代,除了佛教,道教和儒教也多利用造像作为宣传工具,甚至还以皇帝的雕像作为配侍。道、儒、佛三教建庙造像之风兴盛,又促进了雕塑艺术的发展。
同时,唐帝国的帝王贵族、官僚地主厚葬之风较之前代更为盛行。于是,陵墓雕塑相当考究,其艺术水平之高可与宗教造像艺术相匹敌。
陵墓雕塑分为陵墓石雕和墓俑雕塑。陵墓石雕是指统治者在其陵墓前设置的守墓。唐代的守墓兽由前代附会神权思想的飞狮、飞虎演变为现实中的狮和虎。如唐代各帝陵前的翼马,其形象与现实中的马匹基本一致。墓俑雕塑也就是陶俑,是统治阶级作为墓葬以及陪葬的用品。俑塑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发展到隋唐时代,可谓登峰造极。隋唐的陶俑大致分为镇墓兽、男女俑、动物俑三大类。这些作品多出自民间匠师之手,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隋唐的装饰雕塑是与佛教雕塑和陵墓雕塑联在一起的,也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这可从建筑装饰和碑石、墓志、石棺、石椁线刻以及工艺雕刻小品上得到印证。如桥梁建筑的桥栏板雕刻,寺、庙、塔的门框和门楣及柱梁的线刻,碑石墓志上的刻字刻图,石棺石椁上的侍女线刻,等等,都显示出雄奇奔放、饱满瑰丽、意气风发的时代风貌,就连方寸之间的印章艺术,也别有洞天。
唐王朝的统治,延续了将近三个世纪,在这漫长的年代里,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变化很大。经过盛唐时期,至玄宗十四年 安史之乱 以后,唐王朝走向衰落,至公元907年,裂变成为五代十国。但由于五代为时短暂,只有53年的时间,雕塑又一直受到歧视,故五代雕塑几乎没有什么新的成就。
(一)佛教雕塑艺术
隋唐五代,雕塑艺术步入更为成熟的阶段,特别是佛教雕塑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雄踞峰巅。
隋唐的宗教造像以佛教造像为主,分为石窟造像和寺庙造像。隋代的石窟造像,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但每处数量不多,其中以敦煌莫高窟的窟数及规模为最。目前所知者大概有下面这些:1。莫高窟石窟群(甘肃敦煌)中的隋代洞窟造像。
2。马蹄寺千佛洞窟群(甘肃民乐)第5窟三尊像。
3。天梯山窟群(甘肃武威)第7、8窟造像。
4。炳灵寺石窟群新编号第6、8、82、134窟、龛造像。
5。麦积山(甘肃天水)窟群的摩崖大佛及 牛儿堂 塑像。
6。须弥山圆光寺窟像(宁夏固原)第5、6两窟造像。
7。药王山石窟(陕西耀县)坐佛。
8。云冈窟群第3窟三尊像。
9。天龙山窟群(山西太原)第8、9、10和16窟造像。
10。佛凹山石窟群(山西平定)摩崖龛像和圆兴寺石佛。
11。挂甲山(山西吉县)摩崖龛像和浮雕。
12。龙门石窟群宾阳南洞五尊像和小龛以及药方洞王尊像。
13。巩县石窟寺窟群少数佛龛雕像。
14。灵泉寺窟群(河南安阳)大住圣窟窟门雕刻及窟内造像。
15。南响堂山窟群第5窟窟门造像及第17窟造像。
16。北响堂山石窟群第1窟部分造像。
17。宣雾山千佛崖(河北隆尧)部分造像。
18。白佛山石窟群(山东东平)部分造像。
19。王峰山石窟群(山东长清)部分造像。
20。千佛山石窟群(济南)部分小型龛像。
21。玉函山石窟群(济南)约造像90余躯。
22。云门山石窟群(山东益都)第5、6两崖龛像。
23。驼山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