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斯英译本《柳毅传书》中的操纵性.pdfVIP

霍克斯英译本《柳毅传书》中的操纵性.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霍克斯英译本《柳毅传书》中的操纵性论文

摘要 霍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把翻译过程视为涉及文化转换的“信 息传递综合体’’。在伊万-佐哈尔及图里对多元系统论早期研究的影响下,1990 年,国际比较协会成员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合编的论文集《翻译, 历史与文化》正式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问题。“文化转向”超越语言的层 面,注重翻译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操纵学派是文化翻译学派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核心观点是:翻译是一种文化改写,也是一种文化操控,译者在翻译过程 中要受到目标文化中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的操纵。 柳毅传书的典故在中国流传甚广,文人雅士据此神话原型先作有唐传奇《柳 毅传》,再有元杂剧《洞庭湖柳毅传书》,后有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大卫·霍 克斯受邀于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翻译并出版了元杂剧《柳毅传书》 的英译本。在社会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的操控下,对《柳毅传书》翻译的处理, 可谓传神达意。 最先把“操纵观用于翻译理论的赫尔曼在其编辑的论文集《文学的操纵: 文学翻译研究》中指出:“从目标文学的视点来看,所有的翻译都意味着为了某 种目的对原文文本进行某种程度的操纵。操纵学派另外一名代表人物勒菲弗尔 在其著作《翻译、重写和文学名声的操纵》中阐述了翻译实质上就是译者在主 流意识形态和诗学标准的影响下对原文信息的摆布和改写的过程。这种改写的 目的是译者使翻译以特定的方式适应特定的时代的体现,以达到使改写的作品 被尽可能多的读者接受的目的。 本文旨在从翻译研究文化派中的操纵学派视阈从发,阐述霍克斯在元杂剧 《柳毅传书》的英译过程中所涉及的翻译行为,如文本选择、翻译策略、译文 改写、出版发行等活动不仅受到目标语文化,而且也受到源语文化中意识形态 和主流诗学的操控;意识形态主要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来限制和引导 改写者的创作,而诗学形态则是改写者进行创作时所处的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同时,译者的主体性和反操纵性使其能够操纵自己的翻译行为而对文本 进行改写,以期达到预期的文本功能。译者的翻译过程既有操纵性也有受控性。 关键词:操纵性,改写者,翻译诗学,意识形态 Abstract The action Holz-Manttariconsidersthe translational by model’’proposed oftranslation intercultural process as“message-transmittercompounds’’involving transfer.In theinfluenceofEven·Zohar’Sand worksin 1990,under Toury’Searly ofthe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theory,representatives Comparative polysystem asSusan andAndre theirCO-edited Bassnett Association,such Lefevere,published turnof book and marked“thecultural Culture,which Translation,History translationandarousedheateddiscussioninthe fieldoftranslation.The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