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九歌》的悲剧质素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docVIP

屈原《九歌》的悲剧质素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屈原《九歌》的悲剧质素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未知请联系更改 编辑:studa1211 屈原辞赋“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深受其影响。对此,前人已有述及。王夫之《唐诗评选》:“义山诗寓意俱远,以丽句影出,实自《楚辞》来。”[1]吴乔《西昆发微序》:“义山始取法少陵,而晚能规模屈宋……《无题》诗十六篇,托为男女怨慕之辞,而元一直陈本意,不亦风、骚之极致哉!”[1](P8)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注《无题》(八岁偷照镜):“此首乃追忆之词。逦迤写来,意注末两句。背面春风,何等情思。即‘思公子兮未敢言’(按,此《九歌·湘夫人》句)之意,而词特妍冶。”[1](P30)秦朝釬《消寒诗话》:“义山诗如《无题》、《碧城》、《燕台》等诗,且放空著,即以为如《离骚》之美人香草,犹有味也。”[1](P44) 上面引述,主要从总体上概略谈屈原辞赋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本文特拈出屈原《九歌》的悲剧质素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略陈管见。 一、屈原《九歌》的悲剧本质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 《九歌》是朝廷祭歌还是民间祭歌,它的创作年代是早是晚等问题,向有争议。笔者认为,《九歌》乃屈原晚年流放江南时,根据楚之民间祭歌加工创作而成的一组抒情诗。这个问题的界定,对本文所要论述的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界定了《九歌》的创作年代和性质,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九歌》的悲剧色彩。 闻一多先生在《九歌的结构》、《什么是九歌》[2]两文中,根据《九歌》十一篇的内容和风格特征对《九歌》进行了分类,认为其中八篇的《东君》与《云中君》、《湘君》与《湘夫人》、《大司命》与《少司命》、《河伯》与《山鬼》各为一对配偶神,作品所陈述的是他们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这种划分和概括未必完全切合实际,但可成一家之言,起码“二湘”、《河伯》与《山鬼》诸篇陈述爱情故事则是不争之事实。爱情是人类美好的感情,有情人理应终成眷属,但《九歌》中的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总是以失败而告终。《湘君》,写湘夫人思念恋人湘君,久候不至而驾舟亲往前迎,“邅道洞庭”,横渡大江,历尽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然而,“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叹息!”她在痛苦失望中“横流涕兮潺湲”!《湘夫人》,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望而不见,相遇无缘。他幻想能与湘夫人同结百年之好,传令筑室水中。但正值水中华美芳洁之宫殿筑成之际,“九嶷缤其并迎,灵之来兮如云”,九嶷山上的众神来迎接湘夫人回去哩!湘君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河伯》,始写河伯与恋人携手游山玩水——“与女游兮九河”,“登昆仑兮四望”,“与女游兮河之渚”,真是其乐融融!然而好景不长,“流澌纷兮将来下”,由于流冰纷下的威胁,“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河伯与恋人不得已而凄然分别。《九歌》所写主人公对恋人的追求,要么是求而不遇,要么是遇而复失,总之是其追求美好理想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的不可能实现,构成了悲剧性的冲突,最终是理想的受摧残,人生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 屈原《九歌》所展现的悲剧,不仅仅是美好事物的毁灭,它还表现出了主人公在遭受摧残时的不屈意志,勇敢抗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湘君》写湘夫人由于湘君的爽约而对他的感情产生怀疑,认为“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于是便把湘君当初赠送给她的定情物“玦”与“佩”丢弃到水中:“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显示了与负心汉的决绝态度。但同时,她又“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又想若恋人真正因为客观原因而未赴约的话,我也不能错怪他,所以采芳草交给“下女”以向湘君传达自己的心意,显示了对爱情的不懈追求。《湘夫人》的结尾同样表达了主人公这样的思想感情。《山鬼》,写山中女神盛妆去与恋人约会,在凄风苦雨中久等恋人不至,她在经受着失恋的痛苦煎熬时依然充满自信:“山中人兮芳杜若”,认为自己的品貌芳如杜若,与当初“既含睇兮又宜笑”、“善窈窕”的美质无异,倒是对方的感情起了变化:“君思我兮然疑作”,从而表达了无比悲愤的心情:“思公子兮徒罹忧”!一位既向往爱情,热烈追求,又傲岸不屈的“山鬼”形象跃然纸上。 《九歌》所展现的这种悲剧的本质,在李商隐的诗歌尤其是他的爱情诗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李商隐年轻时在王屋山之道观与女道士宋华阳相识并坠入爱河,但此事被发现,宋被遣,诗人也被赶下山。诗人为这一刻骨铭心的爱情写了诸多诗篇,包括一些无题诗皆与此相关。这些诗篇无不具有悲剧色彩。《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层中锁彩蟾。应是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本文所引用李商隐诗皆选自中华书局1988年版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以下只注篇名)值此月夜良辰,诗人本当与宋氏姊妹同赏明月,这是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必然要求”

文档评论(0)

nrdu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