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 一、句首关联词和语气词(如:夫、盖、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顿: 例:(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若夫|霪雨霏霏 (3)盖|大苏|泛赤壁云 二、几个特殊的古今异义词朗读时必须分开: 例:(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于是” (2)《捕蛇者说》中的“可以”、“生日” (3)《桃花源记》中的“妻子” (4)《口技》中的“中间” 例: a、而|乡邻之生|日蹙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三、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例:(1)池|非不深也 (2)以光|先帝遗德(3)余将告|于莅事者 四、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例:(1)先|天下之忧|而忧 (2)殚|其地之出 五、“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作停顿: 例: 余闻之也|久 六、省略句中句内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顿: 例:(1)其一|犬坐于前 (2)必以|分人 七、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 例:(1)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八、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三)、中考题例 例1、下列语句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B.而|乡邻|之生日蹙.今其|室十无一焉 D.非死|则徙尔(05年中考题) 分析: A句中,“自”是一个介词,明显不能独立,后面必须跟上宾语,才能表示一个确切的意思。“自吾氏三世”才是一个意义单位。所以A句的划分是错的。再看B句,“而”是一个转折连词,属虚词范畴无实义,因此它也不能独立。再说“乡邻之生”是一个偏正词组,应看作一个整体,不能拆开。C句的“今其室”也是一个偏正词组,表示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中间不能拆开。正确的答案只能是按意义划分的D。 例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004年中考题) 分析:A句中的“不在”是一个否定合成谓语,应看作一个意义单位,因此不能分开。故A是错的。B的前后两句划分的标准不一,不能形成对偶,所以也是错的。C句中的“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是两个用法相同的主谓词组,分别作两个“无”的宾语。而主谓词组在作句子成分的时候应看作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故C是错的。只有D是意义上的对偶,所以是正确的。 例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这两个句子不是诗句,所以不存在对偶的问题,因此只能作意义上的划分。正确划法如下(当然还可以划得更细一些):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 由此可见,划分诗文的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如果是相连的诗句,还要考虑到上下句中词语的对仗,上下两句的节奏应该保持一致。如果是较长的一句话,则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划好之后再仔细地读一读,看是否顺口、顺畅。 (四)、经典题例1、句首语气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 2、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 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②可/以一战。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永之人/争/奔走焉。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5、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分原貌。如: ①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黄昏之时,原句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读出了另一种理解。) ②瞻余马首/可也。 6、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 ①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8、“也” “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 ①余闻之也/久矣。 ②洋洋乎/与灏气俱 9、转折连词之后应有停顿。 洋洋乎/与灏气俱/而不知其所穷。总之,相对完整的意义结构都需要相应的停顿。 (五)、技巧突破 一? 根据文
文档评论(0)